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岳雯婧)当前正值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危害期,也是今年防治美国白蛾最后一个关键窗口期。抓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防止发生生态灾害成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兖州区酒仙桥街道通过“宣、防、治”三举措扎实推进美国白蛾虫害防治工作。
“线上+线下”式宣传,营造人人知晓的浓厚氛围。科学制定《酒仙桥街道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美国白蛾防治技术要点》等宣传材料,依托现有66个网格,细化责任分工,悬挂横幅宣传,及时上报信息。同时,街道发挥微信公众号、村居微信群、无人机大喇叭等形式,结合疫情防控核酸筛查的有利契机,广泛宣传美国白蛾的危害及防控知识,引导居民及村居志愿者积极投身到美国白蛾群防群治中,并根据本地美国白蛾防治情况,及时发布防治信息,提供防治技术指导,形成了“人人参与、科学防控”的良好氛围。
“培训+巡查”式预防,构建精准高效的工作机制。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关键在前期预防,街道通过开展专业化培训和拉网式巡查等举措,确保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近期,街道组织各村居印发学习《济宁市第三代美国白蛾防控工作评价办法》,举办3次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培训会议,切实解决不懂、不知、不会的问题。同时,由林业站牵头,在辖区19个村居开展全覆盖巡查,对重点路段、地块、沟渠河道林木进重点监测,进一步遏制美国白蛾入侵途径。截至目前,共出动车辆60余次,检查人员近200人。此外,充分发挥城市街道沿泗河公园、学校、社区物业及管护单位等参与合力,建立健全植物病虫害防控联动工作体系。
“全域+分类”式防治,实现标本兼治的防治成效。街道组织各村(社区)形成19个整治工作分队,通过集中喷防、人工剪除网幕等综合手段进行全域集中防治。围绕村(社区)防治工作难点,统一购置1吨药物,对8个村的主干道路两旁的绿化树木进行喷防。在11个城市社区,压实物业公司职责,对小区绿化带、犄角旮旯,利用高压喷药机和人工喷雾器逐一施药治理,做到有虫必治、有网必摘。截止到目前,酒仙桥街道共出动喷洒车2辆,使用药物喷雾机90余个,累计防治面积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