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9日
第01版:

我市采取有效措施 严防疫情外来输入

本报济宁9月18日讯(记者 刘传伏)当前,国内疫情呈多点散发、多地频发态势,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外防输入”压力较大。市交通运输部门在严防外来输入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运恒。

李运恒表示,一是严格高速公路、国省道省界查验工作。全市各高速公路出口、国省道省界等处均规范设置查验服务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查验服务点严格标准进行查验,确保“不漏一车、不落一人”。对未发生疫情地区的入济返济人员进行测温、扫场所码、查健康码、看行程卡等查验措施,情况无异常的快速放行。重点地区和省外来人在正常查验的基础上须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推广“落地检”,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的原则,立即进行1次核酸检测,情况无异常的快速放行。对低风险区和重点研判风险地区来车来人在严格查验的同时,做好信息登记和信息推送,快速放行。对于来自或途经停留疫情流行地区和中高风险区所在地市的跨省市运输车辆采用货物堆场(或中转站)接驳运输和“点对点”运输,实行闭环管理。二是毫不放松抓好“三站一场”查验工作。目前全市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和机场出口全部设置了查验服务点。各交通场站严格执行省、市指挥部要求,加强对入济返济人员的查验管控力度,对所有入济返济人员进行测温、扫场所码、查健康码、验行程卡。对重点地区来人和省外来人在正常查验的同时还要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立即进行1次核酸检测。各交通场站设置了重点疫情地区入济返济人员专用通道,对有重点地区行程的乘客,立即实施管控并采取点对点运输措施,实现闭环管理。三是建立健全“红黄码”等异常人员管控机制。进一步完善入济返济人员红黄码管控机制,各交通关口发现“红黄码”人员和体温超过37.3℃人员第一时间管控,第一时间交卫健(疾控)部门处置。根据处置要求,落实转运隔离、“点对点”接返和信息登记推送工作。四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监管。把各高速公路出口查验服务点的监控视频接入市县大数据中心,安排专人查看监控,发现问题即时纠正,通过信息化手段确保不出现漏管失控现象。

随着国庆假期的临近,入济返济人员会大幅增加。李运恒提醒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提前告知计划来济人员,提前进行报备,加强个人防护,携手共同做好我市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工作。

2022-09-19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10561.html 1 我市采取有效措施 严防疫情外来输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