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鲍童
本报通讯员 白晓鑫
位于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的菱花富贵园小区,是一片有10栋高层住宅楼的小区,小区内人口众多。最初疫情发生时,单单依靠几个社区工作人员出现了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好在通过志愿者招募,小区内的居民踊跃报名,很快就成立了一支由50人组成的“红色支援军”。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斗,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休戚与共。”9月3日一大早,通过紧急在居民微信群里招募的志愿者们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开始了小区内的防疫工作。他们每栋楼由4个志愿者包保,由一名医护人员陪同,并为每个楼建立一个微信群,每日在群里宣传防疫注意事项。
在这里人人都是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工作人员每天早6点集合,穿戴好防护用品、领取准备好的核酸物资,做好一切准备后就开始每天的入户工作。每个人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跟着医护人员做核酸核对台账、有的负责清理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有的负责检查封条的完整性、有的记录居民的特殊需求……
“我们通过主动摸排特殊人群,梳理台账10余本,对生活物资配送实行按楼栋编号精细管理,提高了配送效率。”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每天上午的工作完成以后,志愿者们就开启了挨家挨户送物资的模式,这批“红色支援军”就这样每天活跃在门口的指定物资区域和各个楼栋之间。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除了要做好小区的防疫工作以外,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还要保证居家隔离人员以及特殊人员的需求,居民有任何困难他们都会不遗余力地上门提供帮助。一位居民精神类疾病药物已吃完,因为买不到药而求助于工作人员,经过多方打听、多个单位辗转联系,最终在3个小时后成功将药物送到了居民手中。
正是因为小区居民和志愿者以及社区工作者一道守望相助,面对困难团结一心,点亮了抗击疫情的丝丝烛火,传递出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汇集成一股磅礴的力量,稳定了居民躁动不安的心,让这个秋天变得格外温暖。正是这批“红色支援军”协助着社区工作,成为疫情防控一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和社区工作者一起为群众筑起一道安全绿色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