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书房是世上最美的地方。
书房之美,美在能使人内心欢乐。
这种欢乐并不起眼,小小的,却很肆意,可以看自己所乐,读自己所乐,想自己所乐,写自己所乐,画自己所乐……无所不乐,忧郁和悲伤统统忘掉了。
入了书房,哐当一声,便把俗世关在了门外。
影子归于我,心归于我,灵魂归于我,我归于我……
我行我素,唯我独尊,不再用看人眼色,听人话语。
书房,是安静的,是热闹的,是淡然的。安静若桃花源,热闹若兰亭雅集,淡然若山野里的蒲草。
说书房静,是因为除了种的花草,养的小鱼,摆的古玩意儿,每天朝见的,就是那些做了神仙、从不言语的古人了。
古人在书中,犹在身前。
万籁俱寂,焚香夜读,学古人的诗词,学古人的笔墨,悉心聆听古人的教诲。
读书,学得多少知识是其次,学会怎么做人才是首要的。
就算是读帖,你看颜真卿的那线条和墨韵,无不是一条条做人的准则,反复揣摩,让人受益良多。
说书房热闹,是因为在这里有很多雅事儿。
惠风和畅,叫上三五知己,红茶或者绿茶,泡上一壶,边喝边聊。
唐诗宋词,伊秉绶何绍基,牡丹亭兰亭……聊着聊着,不禁就站起来,走到案前,研墨铺纸,或行或楷,或山水或花鸟,满纸烟云,逍遥事外。
就算偶尔,门外来个收垃圾的,看见书,也会有一副景仰之相,微笑着感叹说,这么多书真好!
这一声笑,这一声叹,无疑是对书的赞美,书房因此不再孤寂,而是荡漾起了欢快的涟漪。
说书房淡然,是因为能在这里照见自己。
自己,往往是有好多的身影,读书的,挣钱的,交际的……不管干嘛的,熟悉的还是陌生的,一到书房,那就诸体合一了。
静静地、老老实实地坐下来,读书练字,没有了一丝杂念,那些陌生的自己也跑得远远的,只留下一份淡然,将身心皴染。
累了,起来走走,步子很小很轻盈,完全不是在官场或者职场的狼狈相。
渴了,喝杯茶,白开水也好,清淡,可以照见自己,书也映照在里面。那晃晃的两个影子于此邂逅,隐约有低语告诫自己——向先贤学,不做坏事,不做坏人,安安心心做个淡然的读书人。
我刚搬到山里来住的时候,年轻力壮,心气很盛,也有抱负,故将书房取名“抱山堂”,自己题了字挂上,很像那么回事儿。
后来想想,太累,无论艺术还是生活,都是轻松潇洒才好,何必为名为利,搞得自己那么累呢,于是改名“客云堂”。
客云堂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请云到我的书房里来做客。
事实也真的是这样。
每到雨后,书房的窗外云蒸雾绕,如仙境一般。
云是贵客,我每次都是开窗恭迎。云也不拿架儿,嬉笑着扭动着婀娜的舞姿便入了书房。
云没有根,是坐不住的,它一会儿盘在椅子上,一会儿挪到案前,一会儿入了书里,一会儿又落在纸上……
书是人间的云朵,书房是云朵的闺阁。
读书人徜徉在书房里,是再私密不过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