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5日
第04版:

儒乡福地 和美姚村

■本报记者 杨国庆 本报通讯员 张艳 孔大儒 李亚芳 摄影报道

走进姚村镇工业园区,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一排排崭新的标准化生产厂房,一栋栋设施齐全的商务用房,都彰显出现代化工业园区的气息。

“家中面积较大的土地已经托管出去了,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不仅能领好几千块钱的工资,晚上下了班还可以出去散散步、跳跳舞,感觉自己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在迪尚华裕服装有限公司工作的孔庆梅高兴地说。

在姚村镇,像孔庆梅一样农民变工人的村民数不胜数。随着姚村镇现代农业和招商引资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在镇里就能找到好工作。工业园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营收过千万企业18家,为姚村镇及周边乡镇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发展镇域经济要因地制宜,找准发展定位,挖掘乡镇特色资源禀赋,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姚村镇党委书记李瑾介绍,姚村镇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引领、重点打造、穿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发展思路,推进高产高效生态可持续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立镇,促进一二三产高度融合,以发展“纺织服装、商贸物流”为主导产业,举全镇之力招商引资,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全力建设产业园区、商贸物流园区大项目聚集区和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努力打造“服装纺织名镇”、“商贸物流强镇”。

庙东村的生态莲藕、毕家村的火龙果、孙家庄村的“三分地”开心农场、保安村的庭院草莓,果蔬品牌叫得响;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涌现出了“河口模式”等一批助农惠农的优秀典型,现代农业发展快;可木家居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普文特建材被评为“现代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发展驱动强;“幸福食堂”欢声笑语,“雏鹰课堂”遍地开花,文化“两创”有活力……

现在的姚村镇,产业兴旺、文化繁荣、宜居宜业、活力迸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丰富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增收渠道,形成了“主体农作物+特色农产品”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

腰包鼓,更要头脑富。姚村镇充分挖掘和发挥当地文化资源的优势,推进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立足泗河厚重的文化资源优势,完成保宁庄红色教育基地、河口古渡口文化及孝慈文化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文明实践站和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养的幸福宜居新姚村。

2022-08-1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7705.html 1 儒乡福地 和美姚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