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9日
第03版:

环保队伍里的“军营绿”

· 一线报道

■本报记者 刘思宇

本报通讯员 张格平 王勇

在汶上县生态环境分局,有这样一拨人,没有环保执法人员的新配发的制服、领章和帽徽,没有正式编制和获得的较高的劳动报酬,但是他们却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和任务职责。无论是寒冬腊月,三伏酷暑,他们跟随执法人员出现在环境监督的一线现场,协助执法人员开展工作。他们曾经是一名军人,在保家卫国的军旅生活中奉献了青春,如今,他们是脱下绿军装,走上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的军人公益岗,依然初心不变,用汗水书写自己的人生价值。

坚定执着 环境监测的真干将

郗泽华,一名年轻的退役老兵,也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他所在的环境监控中心是一个业务性、专业性比较强的科室,为短时间熟练掌握业务技能,他重新拾起了初中、高中课本,从零学起化学基础知识,自己慢慢的啃,细细的体会和琢磨,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监控中心的同事虚心请教,直到完全理解和掌握。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时间,凭借着不服输的干劲和犟劲,硬是学会了全部监测仪器设备的操作,掌握了大气、水和噪声监测的相关业务知识,成为了监控中心的业务顶梁柱。

2022年年初,汶上县生态环境局联合县综合执法局开展了城区重点区域餐饮油烟的综合整治,对餐饮饭店开展全面排查和监测的任务就落到的郗泽华和监控中心的同事身上。当别人下班回家同家人共进晚餐的时候,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当别人躺在沙发上尽享生活之乐的时候,他们却爬上高高的饭店的屋顶,顶风冒雪、不顾危险,拖拽着沉重的监测仪器,严谨细致的等待监测数据的闪现,给商户一个信服的答案。监测完毕,有些商户看到了他们的辛苦,极力留下他们吃饭,他们却婉言拒绝,整理好仪器设备,奔赴下一个监测现场。

几年来,郗泽华协助监控中心同事按照省市下达的监测任务和监控中心2021年环境监测计划,对全县地表水、城市饮用水、噪声及大气等环境要素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对安装在线监控设备的废气重点排放企业、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企业实时监控,时刻掌握汶上环境质量状况,圆满完成了各项监测任务,其中完成牛庄闸国控断面水质监测54次,重点排污单位应急监测28次,餐饮油烟监测240家次。

细致严谨 环评辐射科的好帮手

徐恩波,2017年安置的退役军人专项公益岗,负责环评档案管理和配合辐射科专业人员对全县的辐射源进行安全检查。工作中,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没什么豪言壮语却凭借着他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成为了科里的业务好帮手、工作的多面手。

对待哪一项工作他都能做到细致严谨、一丝不苟。从2017年开始至今,他整理了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告书1000多本,建设项目验收400多本,建立健全了近年来的环评档案数据库。每一份环评档案他都认真仔细去归档打理,及时归档入柜并编制档案目录电子版本,各种环评档案资料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他的工作成果是他笃实好学、足履实地战斗在生态环境保护战线上的价值体现。

对于辐射安全的督导检查,他是个门外汉,为了快速摆脱辐射安全管理“门外汉”的自我定位,他先从积累辐射安全管理知识入手,在积极配合辐射科的同事对县辖区内放射装置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学习辐射安全管理中的辐射安全隐患实例、问题整改措施,在完成辐射安全监管系统平台上报工作之余,通过各类信息渠道汲取辐射安全管理行业知识,很快便适应了新的工作,现在业务熟练,规范协助专业人员检查,按照安全防范要求指导企业、医院成为了他的业务专长。

今年疫情期间,徐恩波服从局党组安排,到西城社区参与下沉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分工要求,对小区两栋楼84户居民进行敲门行动信息排查做好登记,并且每户张贴网格员联系卡,建立了单元楼微信群。热心接听居民拨打过来的咨询电话,并按上级要求解答。在工作期间配合医护人员上门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进行核酸检测,并且做好人员登记,得到了社区领导和居民的称赞、表扬。

据县生态环境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伟介绍,分配到县生态环境局的退伍公益岗人员有20多个人,郗泽华、徐恩波是他们当中优秀的代表,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担当作为,为建功新时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2-07-29 · 一线报道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6339.html 1 环保队伍里的“军营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