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市委市政府从全市农业银行、农商行选派156名业务骨干到全市156个乡镇(街道)挂职金融副镇长(主任),一年来,全体金融挂职干部牢记职责使命,自觉融入镇街党政班子和地方发展大局,充分发挥金融专业优势,弥补镇街金融工作短板,为助力乡村振兴和镇域经济发展,贡献了“金融智慧”和“金融力量”。挂职工作开展以来,挂职干部累计组织召开金融机构与新型经营主体对接会、政策宣讲会3660场,参与指导开展金融夜校、送金融知识下乡4175场,宣传覆盖超23万人次;累计对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乡村好青年等5205个(人),提供信贷支持50.73亿元。
当好助力发展“加油站”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助力按揭农业(畜牧业)项目推动产业振兴。金融挂职干部当好镇街经济“金融顾问”,立足辖内实际,认真梳理、深入摸清农业、畜牧业发展现状,积极为镇域产业发展规划出谋划策,大力推广按揭农业、按揭畜牧业贷款金融服务模式,帮助农户交少量首付即可“拎包入驻”经营;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按揭农业(畜牧业)项目推进力度,不断推动农业、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截至6月末,金融挂职干部引导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按揭农业贷”13600万元,发放“按揭畜牧业贷”7485万元。
积极助推乡村振兴“双百双千”工程。金融挂职干部围绕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家畜牧养殖中心、1000家家庭农场和合作社、1000名乡村好青年,通过上门对接、座谈沟通、实地走访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接联系,对有信贷需求且暂未获得融资支持的经营主体进行专门辅导,不断强化金融专业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截至6月末,金融挂职干部协调金融机构累计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22.17亿元。
助力乡村振兴、“制造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金融挂职干部对照攀登企业、医药、制造业等重点企业清单,及时上门走访,协调属地银行机构做好对接服务,加大信贷支持,提高贷款投放的精准性、高效性,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制造强市”建设。截至6月末,金融挂职干部累计对接市攀登企业863个,信贷支持47.8亿元;累计对接全市重点上市企业62个,信贷支持7.76亿元。
做实普惠金融“宣传员”
为创业致富开启“新局面”
指导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金融挂职干部依托“金融夜校”等形式,从镇街和市场主体两个层面,广泛宣传国家最新惠农惠企政策、银行信贷产品及优惠政策、防金融诈骗、反假币等金融政策,提升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率。截至6月末,金融挂职干部累计参与指导开展金融夜校、送金融知识下乡4175场。
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金融挂职干部牵头组织举办金融政策宣讲会、信贷产品推介会,搭建金企合作交流平台,截至6月末,金融挂职干部累计组织召开金融机构与新型经营主体对接会、政策宣讲会3660场。
大力推广“信用+”体系支持乡村振兴模式。金融挂职干部扎实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广“信用+”体系,将个人信用、道德文明情况、社会治理参与度等量化评分,并与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挂钩,实现乡村治理“软环境”变为融资“硬实力”,以小额普惠贷款撬动农村治理和信用体系建设。四是积极指导研发惠农惠企金融新产品。会同有关金融机构推出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等特色信贷产品,采取“优先评估、优先授信、优先贷款、降低门槛、简化程序”等方式,推行“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推动办贷流程“一次办好”,全力满足“三农”各类主体资金需求。
搭建政银合作“连心桥”
为镇街发展增添“新活力”
党建搭台夯实乡村振兴组织保障。金融挂职干部充分发挥“金融管家”和“政银联络员”作用,积极当好镇街党委政府、村居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络员,以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为切入点,推动地方各级党组织与金融机构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助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扎实的党建工作引领镇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勇于担当推动镇街重点工作落实。金融挂职干部除负责金融、乡村振兴之外,还肩负协助所在镇街挖掘培育产业项目、参与镇街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从金融专业角度出谋划策当好参谋顾问、为镇街产业振兴积蓄动能的重任。王启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