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8日
第03版:

泗水金庄镇第一书记服务队

让传统文化滋润孩子心灵

■本报记者 张体儒

本报通讯员 纪冉冉

暑假来临,泗水县金庄镇第一书记服务队积极探索“党建+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乡村社会治理模式,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青少年暑期教育的全过程,引领青少年们主动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炎炎夏日绽放异彩。

创意画报内涵深

暑期伊始,金庄镇传统文化主题手抄报颁奖仪式在北玉沟后村乡村儒学讲堂举行。本次活动收集作品100余幅,评选除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一份份卷面美、色泽鲜艳的传统文化手抄报诠释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这次活动是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派驻金庄镇北玉沟后村第一书记为推进传统文化进乡村的又一实绩。

通过创作手抄报、传统节日体验等各种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让农村学生有更多机会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引导他们认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

弦歌悠悠伴书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暑假期间,在金庄镇南玉沟村村委会每天早上8点30分都会传出孩子们读国学的声音,这得益于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登革开设的“雏鹰课堂”。

济宁技师学院驻金庄镇南玉沟村第一书记张登革积极发挥自身特长,在村委会和服务队的帮助下,召集讲师,准备了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购置了学习用具,暑假期间为本村的留守儿童开设了“雏鹰课堂”。目前,金庄镇举办的“雏鹰课堂”借鉴了这一做法,以传统经典读写为引领,为该镇留守儿童播洒优秀传统文化雨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传统技艺养精神

7月25日晚上7点30分,在金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二楼小教室里,市科技局派驻戈山厂村的第一书记林雷正在为即将进行的书法培训进行最后准备。几盏白炽灯亮起柔和而又温暖的光亮,整齐的桌椅,简单的教具,这一切在这38个孩子们帮热爱书法的农村孩子们眼里,俨然是学习书法的艺术圣殿。

暑假期间,戈山厂村第一书记林雷发挥擅长书法的优势,为戈山厂村的孩子们开设了书法课。金庄镇第一书记服务队积极协调了镇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教室,并为孩子们购置了字帖、笔等学习用品,让村里的孩子们免费上上了城里孩子价格不菲的书法课,涵养了他们的精神气度。

据悉,在金装镇第一书记服务队的积极推动下,逐步让传统技艺走进农村少年儿童,不仅为村里青少年开设了书法课,还开设剪纸、扎染等传统技艺课堂,为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传统文化教育等服务,着力提升农村少年儿童国学素养,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

2022-07-28 泗水金庄镇第一书记服务队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6136.html 1 让传统文化滋润孩子心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