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现代企业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这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以职工为本、职工为主、职工为友的理念,从改善企业环境、改善职工劳动条件、改善职工文化娱乐设施、提供学习培训等诸多方面,充分体现职工利益至上的人本思想,做到尊重职工、关心职工、帮助职工,使职工心和气正,最大限度地提高积极性、创造性,营造出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关爱企业的浓厚氛围,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以“人和”促进“企和”,在关爱中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努力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提高人,着力在育人塑魂中提升凝聚力,打造和谐企业。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以企业精神凝聚职工,以职业道德引导职工,以企业文化陶冶职工,让职工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坚持尊重职工的人格,尊重职工的意见,尊重职工的个人发展需求,培养和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亲和力、向心力和认同力;正确处理职工思想认识与其合理利益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从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深人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多做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引导职工认清形势、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与建设学习型团队结合起来,与各类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为职工办实事结合起来,使之贴近企业、贴近职工、贴近生活,引导党员带头学技术、攻难关,带头讲团结、促和谐,带头讲奉献、建功绩,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扎实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骨干,职工心目中的先进模范。
全面推进文化育企。企业需要文化,企业离不开文化,只有紧紧抓住企业文化建设不松手,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竞争力,才能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促使职工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持续发展蓄足后劲。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文化环境,需要兼顾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努力做到神形兼备,载体精心,赋予其深刻的内涵和良好的表现形式。有形的文化环境,即物质的硬件设施,如企业精神象征器物、企业容貌、文化健身场所等等,营造有形文化环境,重点体现行业特色,遵循审美原则,使之真正起到振奋精神赏心悦目的作用。如在工作区、车间、办公室等场所设置企业理念、文明用语、企业管理规章以及含意隽永、寓意深刻的名人名言,让人时时处处受到熏陶感染。
无形文化环境即精神方面的软件设施,如企业精神、价值观念、学习气氛、文明习惯、作风传统等等,营造无形文化环境,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榜样鼓舞人,以健康的气氛熏陶人,通过各种文化手段大力弘扬企业正气,引导职工崇尚知识,乐于奉献,规范职工的文明道德行为,使职工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自觉形成积极的心理观念和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价值取向。积极办好企报,企刊,为广大干部职工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及时发现和报道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以典型的事例教育人、引导人,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全体职工立足岗位,为企业、为社会甘于牺牲自我利益的良好风气,营造企业浓烈的文化氛围,体现企业精神风貌。坚持激励人,强化问题协调中相互间的包容意识,在相互合作、促进和激励中,形成思想碰撞、专业互补和知识增值,不断推陈创新。
营造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关爱企业的浓厚氛围。要坚持以职工为主,充分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强化职工当家作主的意识;畅通言论渠道,在重大决策上认真听取职工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使职工的心和企业连得更紧,贴得更近。严格执行《工会法》,规范履行工会职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由工会统筹为职工排忧解难,解除后顾之忧。要坚持以职工为友,把职工当作自己的家人、朋友,从小事、细节进行关心,这是企业凝聚力的深刻体现。企业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宏图规划、现实困难,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向职工进行通报和宣传,使职工做到心中有数。职工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也可以向领导及时进行反映和倾诉。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共叙企业现在,共话企业将来,共议职工的客观需求,真正做到领导职工如朋友,春风细雨,亲切自然,和和美美,使职工真切感受到关爱、融合、和谐的浓郁氛围,感受到企业促人向上的时代气息,在关爱融合中构建和谐企业。
要注重加强职工素质建设,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重点开发利用现有人才,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切实加强职工的技能培训,分期分批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和技术工艺知识教育,积极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或参加各类学习班,对学有所成的同志,给予奖励,全面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适应企业不断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畅通人才引进的渠道,引进一批层次较高,经验丰富,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才,改善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努力做到坚持以情感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制度留人、以环境留人,确保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作者单位:济宁日报印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