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董雯雯)今年以来,邹城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聚焦四个方面,高质高效推进群众诉求办理水平不断提升。
聚焦党建引领,发挥网格活力。探索“党建+网格”模式, 将党员与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物业公司多元融合,强化理论武装。加快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融合”,充分发挥1100多名网格员队伍实战作用,突出入户宣传、巡查走访和民生代办“三项重点”,打造“网格化+大数据+铁脚板”工作品牌,争取把发生在群众身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险”问题早发现、快解决,确保自查问题100%化解。
聚焦品牌建设,提升工作质效。进一步擦亮“有事有我 邹即办”“峄心为民”“泉小哥”“一网情深·凫务为民”等服务品牌,通过品牌带动、超前服务、创新举措,把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及时解决到位,打通了基层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化信息系统平台分流转办各类事项3.3万余件,代办民生事项2600余件,促进了诉求解决的关口前移,实现了“未诉先办”。
聚焦制度创新,全力解决诉求。创新提前督办制度,提高政务热线办理满意率。汇总政务热线久拖不决和回访不满意工单,提前进入督办程序,反馈责任单位,明确办理时限,提出办理要求,责令重新办理回复。中心全程跟踪督办,对108件诉求事项进行了提前督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创新联席督办制度,明确责任主体。涉及多个部门单位无法确定主体责任的,采取联席督办会议制度,经过讨论、研判、分析,通过现场集体表决的形式,认定牵头单位,有效推动了一批职责不清晰,权限不明确、管辖有争议的民生事项解决。今年以来,成功解决了26件重点疑难民生事项。
聚焦观念转变,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群众诉求为导向,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动真格、下力气、求实效,着力解决好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切实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变“被动应诉”为“主动服务”的观念,通过收集、梳理、分析、研判等途径,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积极向市领导上报呈阅件,向承办单位发送预警单,推动服务方式由“粗放”向“精准”转变,实现了群众诉求事项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