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4日
第03版:

向现代港航物流高地奋进

刘太福

一座城市能级的跃升,背后往往是现代物流业的突破提升。记者近日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济宁市“港航物流”主题系列(第1场)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831.6万吨,同比增长30.2%;集装箱吞吐量2.3万标箱,同比增长168.9%。我市现代港航物流亮点纷呈、捷报频传,成为推动济宁城市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引擎,为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坚实支撑。

济宁是京杭运河最北端通航城市,是“北煤南运、南货北调、集装箱运输”的大型物流集散地。发展现代港航物流,济宁优势得天独厚。2019年12月,市委、市政府立足京杭运河黄金水道独特优势,站在“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的角度,作出了“以济宁能源为主体,以梁山港为龙头,组建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整合全市港航资源,全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的重大决策部署,拉开了济宁港航产业大发展的序幕。今年召开的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坚定不移实施现代港航物流突破战略”,举全市之力发展现代港航物流,推动内河航运打破梗阻、扩能升级、全面复兴,建设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桥头堡,争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进一步推动现代港航增量提质、加快发展。事实证明,全力打造现代港航物流高地,是我市放大城市经济体量、塑造新发展优势的战略选择,是把握重大历史机遇、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

回顾济宁现代港航物流发展,经验弥足珍贵。我市注重科学规划带动引领,出台了《济宁港总体规划(2035年)》,印发了《济宁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为济宁港发展与建设、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提供指导和依据,加快推动全市港航物流蓄势升级,将港航产业资源转变为发展优势。同时,着力提升港口吞吐能力,港口吞吐量持续保持领先位置,逐渐在全国内河港口物流发展中崭露头角;全力加快航运提标升级,加快推动京杭运河济宁段升级改造、济宁至东平湖段“三改二”等工程,着力建设“一干双线十二支”高等级航道网,实现东西互济、南北通达;大力提高船舶运载能力,加速拓展物贸市场版图,有力助推了济宁服务和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全面推动港产融合发展,有力加速了制造业、物流贸易、信息服务等临港产业集聚;大力强化数字赋能港航,打造济宁智慧港航管理与服务体系,由单一功能的“装卸港”正在向高附加值的“贸易港”“金融港”“信息港”转型迈进。

成绩鼓舞人心,更催人奋进。展望现代港航物流未来,我们更加充满期待。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强力攻坚现代港航物流,更大格局建设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这一目标更加明确了济宁全力打造“公铁水空海”多式联运全国交通枢纽城市的战略定位。我们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定不移实施现代港航物流战略,进一步激发济宁现代港航物流发展内生动力,加快推动内河航运提档升级、全面振兴,加速济宁抢占行业制高点,构建起现代综合物流大格局,全力向现代港航物流高地奋进。

2022-07-24 刘太福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5794.html 1 向现代港航物流高地奋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