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向淑芬)“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获得授信5万元,此项授信作为您的备用金,您有需要时,可随时与我行工作人员联系。”7月15日,汶上县苑庄镇大王庄村村民张金善正在大棚里摘葡萄时收到了汶上农商银行推送的手机短信,他高兴地对老伴说道:“咱们这肥料款还有即将支付的菜苗款项有着落了!”
为有效解决群众“贷款难”问题,汶上县在各金融机构大力推行“无感授信”,通过线上推送信贷,客户自行操作的方式,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产品和服务,构建起线上线下协同推进的金融服务体系,让群众“一机在手、一呼百应、一点就通”,实现了普惠金融“一次不用跑”,极大激发了群众的全方位金融需求,为群众迅速、快捷取得信贷资金提供了最优选择。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汶上县政府主导,县金融发展中心联合县农业农村局、汶上农商银行等印发《汶上县践行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按照“政银联动、整镇推进”的工作思路,采用“无感授信、线上评议、用户告知、签约用款”的工作流程,积极开展数字普惠金融,大大提高了农业经济主体和农业大户的信贷可得性。与此同时,汶上县突出重点人群,紧盯支农支小市场定位,聚焦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乡村好青年、新型经营主体等的金融需求,以网络化划分为基础,通过“无感授信”建立白名单制度,将农户授信额度、利息等反馈给本人,以年末实现“无感授信”村庄、社区全覆盖为目标,落实“有感反馈”,实现了“人人可贷”,有效激发了基层金融活力。针对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汶上县进一步强化“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加大对保通保畅行业、文化旅游行业的支持力度,应贷尽贷、早贷快贷,真正打通农村金融薄弱环节,使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得以有效改善。
汶上县大力实施“无感授信”战略,构建起以金融科技为支撑,以服务乡村振兴为载体,以普惠金融全覆盖为目标的“无感授信”新模式,加快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以实际行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