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1日
第05版:

汶上县

巾帼力量显担当 “多元化解”促和谐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孙爱华)“老公,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以前是我不好,今后一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多尊重体谅你,多鼓励表扬儿子,为我们的小家营造和谐美满的氛围。”7月16日,在汶上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调解室,妻子李艳(化名)的一段话让丈夫王军(化名)大受触动。

这是一起因孩子教育问题而引发的离婚纠纷。王军、李艳夫妇因孩子教育理念不和而导致矛盾长期累积,遂申请离婚。案件由县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引导,经双方当事人同意,转办到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进行调解。工作人员根据以往经验和纠纷现状,采取“背对背”的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妻子李艳的身上,引导她学会控制情绪,转变夫妻沟通方式,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意见分歧时,要换位思考、客观分析,以讨论代替争吵。在对丈夫王军的辅导中,指出他对婚姻和孩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劝告他应担起更多责任。经过调解,双方情绪逐渐平复,最终和好,并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将互相体谅、互相包容、互相补位,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从双方的陈述中,我们发现妻子李艳比较强势,长期掌握话语权,说话不留余地,而丈夫王军对妻子则关心体贴不够,家中事务包括孩子教育基本不参与,表面上是孩子教育问题引发的纠纷,深层次则是夫妻互动模式存在问题。”汶上县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调解员田延新表示。

近年来,汶上县妇联以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深化拓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创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以“三个坚持”,初步形成了“家庭矛盾解决在家庭”的社会治理工作格局。一是坚持“全县一盘棋”,统筹社会资源。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全县婚姻家庭领域相关问题进行摸底,列出清单,分类研判,并纳入2022年全县法治为民十件实事项目。县妇联及时调整充实专业调解人员,招募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30余名,探索“百姓家事百姓调解”新模式。同时加强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家庭成员综合素质和幸福指数。二是坚持多部门协作,健全县、乡、村三级化解体系。县妇联发挥总牵头作用,联合11家部门出台了《汶上县关于成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对具体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和细化。县级层面成立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乡镇(街道)设立15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室,村(社区)配套360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站,形成了“部门协同,三级联动”生动局面。三是坚持横向多元化解,完善体制机制。县妇联通过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走访排查,做到矛盾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健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网络,与司法、公安等部门共同做好家庭暴力危机干预工作。积极同县法院对接,探索在家事审判领域,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与法院特邀调解员共同开展诉前调解,建立健全家事审判诉前双化解工作机制。

自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创建以来,汶上县打造了专业、专职、志愿的“多元化解”调解团队16支,共排查婚姻家庭矛盾纠纷1604件,接受辅导服务1062件,其中成功化解737件,辅导成功率69.4%,为维系社会和谐稳定,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了“巾帼力量”。

2022-07-21 汶上县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5568.html 1 巾帼力量显担当 “多元化解”促和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