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鱼台讯(通讯员 王硕)鱼台县王鲁镇坚持“党建引领,片区融合,以‘米’为媒,全域提升”的建设思路,根据各村党建基础、产业特点以及发展潜力,整合资源,按照“四村”、“一区”、“一馆”、“一市场”的空间布局,从“各自为战”向“协同参战”转变,全力打造“稻花香”乡村组织振兴示范区,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有效提升全镇农村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支部“保姆式”服务,当好群众保障员。王鲁镇新村党支部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了淯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了300亩有机稻米、1000亩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村集体和农户共同持股,每年集体收入20万元。成立鱼台县广丰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支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强化服务能力,先后筹资260余万元购买50余台农业机械,组织党员干部成立农机服务队,义务为村民提供耕、种、收“一条龙”服务,在服务中夯实了组织基础。
支部“联合式”服务,当好企业护航员。王鲁镇陈堂村党支部联合小周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本村大米批发市场——“江北第一米市”微产业群(13家大米加工企业),带领片区内党员干部通过聚焦环境“微治理”和营商“微服务”,按照“共驻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联建原则,探索实施村企联建“四联”行动,察企情、集企意、惠企生、聚企心,以党的组织建设为统领,打造村企联合新模式,形成了“以企兴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双赢局面。
支部“精准式”服务,当好品牌创新员。王鲁镇党委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生产力、质量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加大“鱼台大米”品牌的推广力度,结合“鱼台大米”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规范地理标志使用,设计高端叫得响的大米品牌,目前“鲁鱼”“丰谷”“丽农”牌系列大米备受消费者青睐。在陈堂村高标准规划建设稻田画主题公园和稻米博览馆,连续五年成功种植稻田画,宣传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等不同主题,以“米”为媒,打造文旅融合新模式,助推片区经济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