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7月19日讯(记者 王粲)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实施制造强市战略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6场),介绍我市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成效及规划。
据介绍,目前我市归集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企业197家,其中规上企业114家,2021年实现营收205.8亿元。为加快推进企业攀登进阶,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发展专班服务攀登企业40家,从抓核心人员、抓关键环节入手,到企业现场了解情况、千方百计破解难题,截至目前,122项问题诉求销号120项,问题销号率98.4%。专班还明确了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突出水污染防治、绿色节能建筑材料两条核心产业链研究分析,梳理出70个现有项目及产品,明确7个下步主攻方向,谋划30个重点产品及生成项目。同时,组织召开济宁市节能环保产业对接暨科技成果推介会,向企业推介5项环保技术,实现9个项目签约。编制《济宁市“济品济用”优质产品推介目录》,汇集全市435家企业优质产品,分13个领域定向推介。举办济宁市节能环保产业助企攀登产学研合作中科院专场线上推介活动,邀请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等5个科研院所进行科研成果推介。此外,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专班服务的46家企业,今年共实施项目45个,项目总投资80.2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0.20亿元。截至6月底,已开工项目35个,竣工投产项目6个,完成投资9.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36.6%。45个项目全部建成满产后,预计新增营业收入143.41亿元、税收11.60亿元。同时,专班还对纳入省重大、省重点及市重点、市挂图作战的13个项目进行重点推进。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下一步,我市将抓实抓牢“40+197”节能环保企业基本盘,实施“1+1+4”工程,以产业研究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深入推进企业攀登进阶、重点项目建设、优质企业培育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还将发展“低成本、高安全、易回收”的绿色储能技术,大力支持锂离子电池、储能变流装备(PCS)和电池管理系统的产业化,落地一批通信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换电站、基站备电、UPS备电等储能装备产业,壮大新能源储能装备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