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4日
第08版:

坚持“四个依靠” 提升执法水平

济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本报记者 李允

本报通讯员 徐亚飞 杨仕峰

今年以来,济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坚持规范建设、市场监管、案件查处、队伍建设“四个依靠”,破难攻坚,“干”字当头,全市共出动检查47407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2934家次,办结案件110件,罚款692195元,有力维护了文化市场的繁荣有序,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取得新突破。近日,在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班暨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济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杨超作了经验介绍。

坚持以规范建设为总抓手

规范执法流程。制定了《重要案件专案专办实施办法(试行)》《案情集体研究分析制度(试行)》《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流程(试行)》等六项制度,并成立了八个工作组,规范到事、责任到人。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在统一执法文书、完善执法程序及监督等制度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山东省文化市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梳理新案由并及时报备公开,为执法人员案件办理提供规范标准,受到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察局充分肯定。全面推行说理式行政处罚文书。结合案例模板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员培训,目前,各执法门类案件使用说理式执法文书比例大幅提高,极大增强了行政处罚的透明度。

坚持以市场监管为总平台

完善运行机制。及时调整了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重新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并开展了文化市场意识形态领域专项整治、互联网文化单位专项整治。开展系列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在元旦、春节、五一、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等重要时间节点,相继开展了针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歌舞娱乐场所、出版物市场、版权市场、广电市场、在线旅游、文物市场的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整治效果。强化日常监管。坚持日调度、月通报、签订责任书,强化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系统监管工作,去年以来管理系统客户端、服务端在线率居全省前列。实施“整治、规范、提升”三步走,推进歌舞娱乐场所规范化建设,大力净化娱乐文化环境。抓好文化市场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百日整治行动。

坚持以案件查处为总开关

在日常检查中找案源。将全市70%基层执法力量投放到案件易发、高发的网络文化活动场所、繁华街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文化市场,实施检查分片到人、责任到岗、层层落实。发挥社会力量查案源。完善举报监督体系建设,推行《“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及《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有奖举报规定》,广泛接受社会群众参与文化市场管理。建立协作机制获案源。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城管等职能部门的执法办案协作机制建设,有效拓宽获取案源的渠道。

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总支撑

注重教育培训。实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提升工程,制定年度法律法规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培训、以案代训、以赛代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今年以来,我市先后举办各类执法培训20余次,受训人员累计达639人次。加强执法骨干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十佳执法案卷”“十佳办案能手”评选,促进执法人员会办案、多办案、办好案、办新案。建立重大案件专案组和疑难案件技术攻关小组制度,锻炼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精、办案能力强的执法骨干队伍。强化激励考核。坚持奖惩并举,实行查办案件数量和平台应用情况月通报制度,并将其作为年度考核、评先树优的重要指标,适时督促各县(市、区)不断提高查办案件数量、质量和效率,增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依法行政能力。

2022-07-14 济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5028.html 1 坚持“四个依靠” 提升执法水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