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8日
第04版:

市国资委党建工作亮点纷呈——

以党建助推国企高质量发展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毛莹 田玉庆)今年以来,济宁市国资委党委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认真贯彻省第十二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锚定“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目标定位,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深化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1至5月份,市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42.93亿元,同比增长100.49%;利润总额18.92亿元,同比增长432.73%;上缴税费总额24.77亿元,同比增长51.50%。市国资委在助力全市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上争先锋、打突击、当主力。

突出政治建设,不断擦亮国企党建鲜红底色

济宁市国资委党委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持续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各级党组织会议的“第一议题”进行认真落实,坚定不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市国资委指导9户市管企业党委研究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三张清单”,推进实施企业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创新项目,落实企业党委和党委书记管党治党责任。召开市管企业党委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和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将评议结果计入党建考核工作成绩,加大了党建工作考核的严肃性和约束性。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先后开展全市国资委系统“五一”劳模座谈会、“五四”青年座谈会,联合组织部、宣传部、机关工委等单位开展全市国资系统“喜迎二十大、建功十四五”微党课大赛,为我市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创新工作方法,党委会开到基层项目一线

市国资委把工作重心下移,将党委会搬到企业去、搬到现场去、搬到工地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各市管企业把支部建在重点项目建设一线,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基层党建工作,以生产经营中遇到难点、热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立项攻关、任务认领等活动,让广大党员能够真正在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中“说得上话、插得上手、使得上劲”。

引导各级党组织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工作机制,持续转变作风抓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主动性、创新性,全力突破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市管企业高速发展的有力支撑,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试金石。今年以来,在企业项目建设工地召开会议10次,解决问题22个,有力保证了现代港航物流、新机场迁建、尼山圣境二期、济邹高速、共青团路北延高铁连接线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聚焦强基固本,系统推进国企党建提质增效

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抓基层强基础,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推进过硬党支部建设和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下发《关于深化党支部联系点工作的通知》,压实各级抓党支部建设主体责任,推动整体晋位升级。

加大党建工作保障力度,落实两个“1%”要求,对国资系统2017年以来各企业党费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济宁市国资系统企业党费收缴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党费使用程序和范围。坚持标准条件、严格组织把关,召开市国资委系统党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出席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12名,推荐出席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1名,高质量完成中央省市党代会代表推荐选举工作。

建强基本队伍,激发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力

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新要求,加强和改进市管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工作,出台《济宁市市管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通过组织推荐、委托推荐、直接邀请等方式,为7户市管企业配备了25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外部董事,4户符合条件的企业全部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根据《济宁市市管企业财务总监管理实施意见(试行)》要求,结合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工作,对7名财务总监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深化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定市管企业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计划,指导推动9户符合条件的企业全面完成经理层成员签约工作,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

2022-07-08 市国资委党建工作亮点纷呈——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4538.html 1 以党建助推国企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