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梁山讯(通讯员 薛文娟)近年来,梁山县创新知识产权服务、监管模式,从政府部门、企业、服务机构三方各抽调工作人员组建三位一体、一企一专班的“3111”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专班,构建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服务机构三方责任体系,通力合作、靶向发力,全力推进梁山县知识产权工作再上新台阶。
用新用实政策,推动知识产权运用助企攀登。“我们公司连续三年通过发明专利质押,获得省、市两级贴息的银行贷款3500万元,及时解决了企业因扩大生产、新上项目而出现的现金流缺口。”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平激动地说。通过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安排专人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收集企业经营现状、已有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摸清企业经营发展不同阶段资金需求变化,宣传省市两级质押融资贴息政策,积极整合优质金融资源,帮助企业办理质押融资贴息优惠贷款。2022年以来,梁山县已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6笔,为企业获得融资额1.5765亿元,帮助企业实现了“知产”向“资产”的转变,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狠抓挖掘储备,推动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在‘3111’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专班的帮助下,我们成功申报了5项高技术含量的发明专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梁山通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奉钦说。梁山县以加大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为突破口,鼓励企业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联合代理机构精准对接,开展高价值专利挖掘和重点布局,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高价值专利的创造和储备,带领服务机构专职人员入驻企业,一线挖掘企业生产过程中潜在的新技术、新方法,引导企业形成从理解创新到发现创新再到主动申请专利保护创新的发展模式。2022年以来,梁山县新授权国内专利648件,有效发明专利184件,提请战略新兴产业专利20余件,预估新增高价值专利15件。
优化执法环境,实现知识产权保护“零”突破。以提高执法效能为目标,全力打造一流执法环境。邀请市局、兄弟县区知识产权业务专家,组建梁山知识产权执法办案群,以查代训,共同为疑难案件“把脉问诊”。今年以来,梁山县受理专利侵权投诉8件,指导梁山县被诉侵权企业无效外地企业专利1件,创造了济宁市专利行政裁决案件首例,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零”的突破。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查处商标侵权案件27件,假冒专利案件2件,奥林匹克侵权案件12件,专利侵权纠纷调解3件。严查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非正常专利申请,督促专利代理机构撤回非正常专利申请36件,撤回率达100%。
抓好培训学习,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服务能力。围绕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创新思路、因企制宜,邀请知识产权领域专家为辖区重点企业培训授课,按需、按层次量身定制知识产权培育计划,提升重点企业管理人员重视程度和技术研发人员挖潜专利能力。督促100余家规上企业配备知识产权专职工作人员,同时邀请10余家资深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和金融机构,联合职能部门人员共计400余人组建梁山县知识产权工作微信群,真正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衔接有序、配合有效的管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