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晓彬
在7月1日举行的山东省和济宁市、金乡县“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暨“游基地、学党史”活动启动仪式上,李建军作为“五老”志愿者代表作了发言。记者会后对李建军进行了专访。
李建军是一名退休干部,退休前一直在羊山烈士陵园工作。40年来,他和战友们用铁锹和錾子一点点凿开坚硬的石头,用双肩一点点把土运到山上,把曾经的荒山慢慢变成如今满眼绿色的绿水青山;40年来,一代又一代基地人用满腔热血守护牺牲在此的革命烈士,用责任担当建设起教育后人的革命烈士纪念塔、恢宏的纪念馆;40年来,数十万计的年轻一代来到这里重温红色记忆,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和教育。2019年7月26日,这是一个李建军永远铭记的日子,他作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李建军说,伟大的鲁西南战役精神和王杰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更值得他用一生来守护。他所做的工作,只是全省100多万名“五老”志愿者当中很小的一部分,他们在各行各业发挥了“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李建军认为,红色教育基地是赓续红色基因的最直接载体,是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最鲜活教材。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以党史为镜去教育青少年一代,这是“五老”志愿者的历史责任。他说,作为“五老”志愿者,更要带头学好党的光荣传统,模范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以老党员、老同志的优良作风和风范去关爱引领青少年一代。要用自身的鲜活经历和生动感受,讲党史讲变迁、传思想传精神,讲好革命先烈故事,讲好英雄模范人物故事,推动全省“青少年游基地、学党史”活动扎实开展,教育引领青少年永远感党恩、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要坚持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用思想引领航向,用宣讲沁润心田,用爱心奉献社会,积极为党和人民事业传递正能量。
有一种身份叫“五老”,有一种责任叫“志愿”。李建军等“五老”志愿者们因关爱后代而无比自豪、因老有所为而无比充实。作为新时代最美的“五老”志愿者,他们共同守护“红色根脉”,让红色基因融入精神血脉,护佑下一代扬帆起航、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