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郭璐 通讯员 张南 杨营营)为了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济宁市北门里中心小学结合学校劳动技能递进训练目标,在6月份开展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列出了劳动清单,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加强劳动实践,确保每个学生每天在家劳动不少于15分钟。
学校要求各年级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开展积极有效的劳动实践活动。一、二年级注重培养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动,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让学生感知劳动乐趣,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三、四、五年级的同学有的选择参加“家务劳动我能行”, 同学们有的掌握了手洗衣服的步骤要领,有的学会了如何摘菜、洗菜、炒菜,有的学会了打扫房间,大家在做家务的过程中锻炼了认知能力,培养了基本生活技能,增强了责任感和成就感。有的同学参加了“绿色种植我能行”,与家长一起种一盆绿植,在等待花草萌发、长大的过程中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门小学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有效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会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