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高晓彬 通讯员 李信)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价值引领、立德树人,市关工委日前下发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喜迎二十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五老”独特优势作用,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开展主题宣讲活动,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围绕迎接和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依托“五老”报告团、宣讲团,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打牢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思想根基。在喜迎党的二十大阶段,要着力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讲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过的非凡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党和人民创造的新业绩,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青少年,引导青少年从中汲取信仰力量,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迅速组织“五老”深入学校、社区、家庭、企业和网络,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掀起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切实把广大“五老”和青少年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以昂扬精神状态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动员青少年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夏令营冬令营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创新开展寻访红色足迹、红色之旅等活动,采取富有时代特色、体现实践要求的方法,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做好“新时代好少年”的学习宣传,选树宣传一批爱党爱国、奋发向上、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青少年榜样,促进学习好少年、争当好少年蔚然成风。深入开展“老少共筑中国梦”“读懂中国”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关注党的二十大、了解党的二十大、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争做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
开展文化育人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积极组织开展征文演讲、书画大赛、文艺展演等灵活多样活动,运用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提高青少年的审美和人文素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参与面向青少年的公共文化服务,加强与社会组织、文化艺术机构等合作,共同推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合青少年的图书、广播电视节目等精神文化产品。注重青少年成长发展需求和期望,探索在网络空间开展思想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把听、讲、看、画、唱、演等多种形式融为一体,增强知识性、趣味性和时代性,更好地用文化涵养人格、砥砺品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以“中华好家风”为主题,组织开展好第29届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推动关心下一代青少年党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中国关工委把每年7月确定为全国关工委系统“青少年党史学习月”。今年7月是第一个“学习月”,要结合实际,集中力量开展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要坚持守正创新,总结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功经验,着力在丰富党史教育内容、创新党史教育形式、拓展党史教育载体、扩大青少年党史教育覆盖面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深化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发挥基地综合育人功能,充分发掘、利用当地红色教育资源,加大教育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已建成的全国、全省、全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各级各类教育基地,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浸入式、体验式学习活动。组织实施好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学习党史线上答题和首届“全国青少年游基地、学党史”等活动。要坚持多搞活动,结合青少年特点,不断提高活动吸引力、参与度,形成强大声势,教育引导青少年乐学党史、善学党史、学懂党史,用学党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