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8日
第04版:

济宁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探析

——基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

■李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县域治理中,经济是关键。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理论现实意义。

历史脉络上,十六大“县域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模式,从自发行为上升为集体自觉;十七大强调壮大县域经济;十八大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九大强调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上,十九届四中全会延伸强调区域经济布局;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强调全面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践性上,县位于五级政府结构的中间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发挥落实主体的突出功能。实现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是统筹城乡发展,巩固基层政权,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本文以山东省济宁市某县为例,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多学科联合攻关,多维度有机结合,对济宁地区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进行了初探。

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和外延

县域经济: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区域性经济,特点:处于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宏观与微观的连接点,是国家战略决策的基本操作和实施平台,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重要意义:国民经济总量、增速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发展。

对济宁市经济发展样本的分析

对工业化水平的评估。钱纳里等发展经济学家认为,按人均GDP(1980年/美元),经济发展可划分为:初级产品阶段(300~600),工业化初级阶段(600~1200)、中级阶段(1200~2400)、高级阶段(2400~4500),发达经济初级阶段(4500~7200)、高级阶段(7200~10800)。

2018年该县人均GDP为36227元,折合5479美元,按照国家统计局使用的1981到2010年的几何平均值5.68折算为1980年美元,约965美元。与钱纳里对经济划分阶段标准相比,该县工业化水平处于初级阶段。

工业化过程的基本特征是产值结构的工业化和劳动力结构的工业化,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提高。2018年,该县三次产业构成比为23.9:35.5:40.6,与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计算的39.4:28.2:32.4的理想值还有较大差距。

对城镇化水平的评估。国内衡量城镇化水平,一般使用人口比重指标法和城镇土地利用指标法。本文使用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法,以城镇非农业人口为基础,使用调整系数,评估城镇化水平。经公式测算,截至2020年1月,该县城镇化率为48.2%。

使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城镇化可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比重分别为30%以下、30%至70%和70%以上,相比,该县城镇化水平处于中期,且低于山东计划到“十四五”末实现65%左右的目标。

对市场化水平的评估。以美国传统基金会(Herutage Foundation)自由化指数、加拿大弗拉瑟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综合指标、樊纲等学者的市场化指标为基础,重新建立测评市场化的6个指标体系,政府规范化行为方面: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指标1),科技投入占GDP比重 (指标2),经济主体自由化方面: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指标3),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指标4),市场公平化方面:农民纯收入占城镇可支配收入比重(指标5),市场法律制度环境方面:律师人数占总人口比重(指标6)。

该县2018年财政收入8.71亿元,GDP 200.17亿元,科技投入100亿元左右,第三产业81.35亿元,非公有制经济135亿元左右,农民纯收入12379元,城镇可支配收入24671元,律师人数25人,常住人口55.28万人。依次测得指数1为0.04,指数2为0.50,指数3为0.41,指数4为0.67,指数5为0.50,指数6为0.000045。2018年市场化水平为2.12。同理得2017年、2016年分别为1.93、1.92。总体上,市场化水平增幅缓慢,下步可从政府规范化行为、市场法律制度环境方面着力。

对国际化水平的评估。国际化测评指标体系是分析发展国际化程度的尺度,可从外贸依存度、R&D占GDP的比重、人文发展指数、人均住房面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信息化等综合性指标反映。

根据掌握的数据,通过计算:(1)经济外向度:进出口总额/GDP,2018年进出总额54467万元,GDP 200.17亿元,经济外向度为3%(2018年济宁全市86%,比山东省低158个百分点,比全国低253个百分点。);(2)R&D(研究与开发)占GDP的比重,R&D为2.16亿元,占比1%(2019年,济南市2.66%,2018年,杭州市3%,苏州市3%,义乌市约1.5%);(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40.9平方米,城乡平均39平方米(2019中国平均40.8平方米)。综上,该县国际化水平较低。同时,该县R&D占GDP的比重占据了较其他一二三线城市相当多的比重,这为该县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埋下了伏笔。

对信息化水平的评估。根据2018年、2019年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2018年该县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5%;2019年,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据该县广电公司得知,2020年5月,数字电视用户数为56000名左右,宽带办理用户数为14000,与前文提到的城乡居民人口数相比,有待进一步提升。

推进济宁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思路

——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3个显著优势,其中之一,“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是思想与实践的解放。思想上,解放发展思路、工作方法,实践上,解放政策、解放制度、解放行动,贯彻新发展理念。

——三化一体,协同推进。十九届四中全会出台了26项新制度,其中之一,就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工业化水平有重要意义,因为高利润率、高税率、高财富积累率、高产业关联度、高就业率恰是工业化最显著优势,同时工业化也是城镇化重要内涵、农业现代化根本动力,也是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变革的推动力量。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一体推动。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决定》第二板块13个部分中,第9部分强调:“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建议以农业、旅游业为突破,利用挖掘好交通枢纽、线路的辐射作用。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决定》第三板块,就是加强党的领导,第一板块13个显著优势中,提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第二板块13个部分中,首要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26个新制度中,首要制度就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接着“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要积极推动党建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奖惩一体的制度,切实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维护和谐稳定环境。《决定》强调:“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推进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离不开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依据《决定》精神,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推进司法、治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的巩固和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手段,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环境。

2022-06-28 ——基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3554.html 1 济宁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探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