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泗水讯(通讯员 包庆淼 张萍萍 李洁)今年以来,泗水县围绕党员教育“由谁教”“怎么教”“在哪教”的问题,严格规范镇(街道)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建设(以下简称镇街党校),提升镇街党校工作水平,推动党员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顶层设计先行,谋篇布局精准规划。制定出台《关于建立镇(街道)党校的实施意见》,把党校工作放在党员教育管理的大格局下来谋划;成立镇(街道)党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镇(街道)党校建设工作的领导、指挥和协调工作。在全县建立13个镇街党校,同时加挂党员教育中心牌子,推动镇(街道)党员教育培训和党建信息化工作落地落实。在全县范围内遴选了82名党员教育讲师和44名党员教育专家,建立起辐射带动、资源共享的党员教育师资队伍。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新模式,建立20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示范点。制定出台《泗水县镇(街道)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工作规范(试行)》,对镇街党校的组织设置、教学管理、工作保障等进行规范提升。
制度建设保障,创新“1+8+3+N”体系。创新建立镇(街道)党校“1+8+3+N”工作体系,即在每个镇(街道)实体化建设1处镇(街道)党校,强化“有班子队伍、有教学场所、有师资队伍、有课程体系、有培训计划、有培训档案、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8有要素保障,突出“一校一品、乡土讲师、土味课程”3大特色,建设N处现场教学示范点。在圣水峪镇党校,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依托泗水初心学院,建立尼山鹿鸣、南仲都、东仲都、夹山头、东野村5个教学点,打造乡村振兴、甘薯产业、乡村治理、文化“两创”等特色课程和体验课程;在泉林镇党校,以精致城镇、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设计特色优质课程和现场教学路线;在星村镇党校,以乡村产业振兴为主题,设计特色优质课程和现场教学路线,成为集“党建引领、教育培训、服务基层”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打造基层党员身边的“充电站”。
分级分类培训,多措提升办学质量。依托全县各级党员教育载体,实施党员教育培训“星火赋能”工程,实现党员教育“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培训目标。一是丰富教学内容,突出“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培训主线,针对镇街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设置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政策、土地资源管理、甘薯产业发展精品课程。二是分析教学对象,突出“准”。着眼机关、农村、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党员,针对机关党员,开设“干部夜校”,以解读政策法规和开展业务教学为主要方向,提高机关党员的理论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农村党员,建设“实践课堂”,把党校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满足党员群众对教育培训和生产发展的需求,同时依托现场教学示范点组织开展现场教学,让基层党员既能接受理论熏陶,又能得到实践锻炼;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展“送学上门”活动,为老党员送去学习资料,讲解方针政策,丰富老党员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拓展教学形式,突出“活”。组织涉农各领域专家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解决农村党员学用转化难题;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村村到”现场观摩,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发挥村党组织书记先锋模范作用,举办“鸿雁论坛”,激发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