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朱国涛 康宇)日前,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再次开展新技术,成功完成首例血管内超声检查。该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医院心脏介入治疗进入精准治疗时代,也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诊疗保障。
据悉,患者邵某某因发作性胸痛、胸闷20年,加重1天收住该院心内科,该患者1年前曾接受过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经冠脉造影检查,患者左主干及前降支均有严重狭窄,为精准施治,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对患者进行了血管内超声检查,准确测量出患者左主干最小横截面积11平方毫米,前降支中段最小横截面积1.9平方毫米。随后,专家团队在患者狭窄最重的LAD中段置入支架一枚,LM无需置入支架,术后血管内超声清楚显示患者血管通畅,支架贴壁良好,患者术后未再有胸痛胸闷发作。
该科负责人介绍,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它是血管内垃圾逐渐堆积形成的慢性疾病。传统冠脉造影虽然一直被认为是评价冠脉病变的“金标准”,但该方法在临床实际应用当中也表现出诸多不足,如只能显示管腔的情况,不能显示病变所在管壁和斑块情况等,极有可能使医生低估冠脉病变程度,部分复杂病变不能准确判断狭窄程度。下一步,该院心内科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将专业前沿的新理念、新技术带到临床中,持续优化提升团队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