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王粲)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严阵以待,绷紧防汛安全弦,围绕“防”字狠下功夫,扎实推进防汛减灾工作,各级各部门积极联动,深入细致排查隐患风险,做好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防汛应急避险准备,全力以赴筑起防汛“安全屏障”。
目前,我市已全面完成1629.78公里雨水管网的清淤疏通,6.68万个雨水检查井清掏,完成中心城区296处雨水管网混接错接点改造。同时,对全市55处积水点进行整治,目前已完成整治53处,6月15日前全部完成;新建12座雨水排水泵站和改造7座排灌站,目前已完成6座,正在施工13座,6月底基本完工。这五项内涝治理项目将精准解决城市防汛短板问题,极大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早在汛期到来之前,我市就针对全市38座下穿式桥涵、67处地下场所以及窨井盖等重点部位,开展了大排查大整治。对38座下穿式桥涵中的33座建设了强排泵站,5座配备了强排泵车,全部安装了阻车装置,汛期立交桥下一旦积水可以立即实施自动强排,积水超过20cm时桥涵值守人员使用阻车隔离设施封闭交通;全面整治了窨井盖缺失、破损、松动、移位等问题,加装和更换防坠网4.67万个,消除市政设施安全隐患。
在队伍和物资储备上,全市43个街道、423个社区、1687个网格全覆盖组建了基层防汛队伍,全市四级应急抢险队伍达到563支13718人;全面开展防汛物资物料汛前储备和更新补充,全市储备防汛物资共计7大类48小类69.6万件。此外,我市还出动800名防汛抢险人员,启动强排泵站14座,出动强排泵车16台,指挥车、清障车、救援车19辆,选择7处地点,高质量完成了“突降特大暴雨场景”城市防汛综合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城市防汛应急指挥处置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