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8日
第04版:

浓情端午 万粽飘香

唐口街道

本报通讯员(通讯员 付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传统节日认知度,近日,唐口街道开展了包粽子、经典诵读、非遗文化普及等端午节系列主题活动。

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但包粽子却并不是人人擅长。看着糯米、粽叶、红枣等食材,大家跃跃欲试,但几番尝试却包得形态各异。居民李大姐现场为大家演示包粽子的方法,她笑着说:“包粽子其实并不简单,大家注意,先把粽叶卷成圆锥状,再把糯米放进去,别忘了放个大红枣,然后用上面的粽叶把米包好,用线绳子把粽子缠好。”大家看着李大姐手中漂亮饱满的粽子,纷纷效仿,很快大家包的粽子也有模有样。邻里们一边包粽子,一边话家常,边看边学,其乐融融。

古槐街道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黄杨 冯欣月)粽叶飘香,又是一年端午节,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近日,古槐街道铁塔寺社区网格中心开展了“弘扬端午文化 传我浓情粽香”主题活动。

粽子作为历史文化传统美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节庆食物。当天,工作人员一早就开始忙碌了,精心准备了活动需要的粽叶、糯米、红枣等材料。居民张阿姨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会包粽子的不多了,社区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老年人发挥余热,也让年轻人接触端午节传统文化。

通过此次活动,增进了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问候,使大家切身感受到了浓厚的端午文化情怀。

越河街道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季淑琦)为引导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近日,越河街道和平街社区携手“暖心港湾”项目组联合开展了“粽叶飘香迎端午 敬老助残送爱心”端午节主题活动,为辖区困难高龄老人、残疾家庭、低保家庭等送上端午节日慰问。

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社工一大早就准备好了宽粽叶、糯米、红枣……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桌子上摆满了包粽子所需的各种材料,大家都围在桌子旁边,一起卷粽叶、放糯米、放红枣、绑绳子,一边包粽子一边交流心得,现场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随后,社工、社区志愿者把煮好的爱心粽子送到了辖区困难高龄老人、残疾家庭、低保家庭等8户居民家中,为他们送去节日的关怀,通过包粽子的关爱活动,不仅增强了社区的温馨感和凝聚力,更让辖区居民感受到传统节日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

安居街道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冯丹 刘胜男)近日,安居街道统战干部组织走访辖区部分少数民族经营户,开展“万‘粽’一心 齐心传承”端午慰问活动,为辖区部分少数民族经营户送去爱心粽子,提前送上端午节日祝福。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重要的民族文化精神纽带。端午礼轻情意“粽”,民族团结一家亲,搭建起沟通情感的平台,拉近了辖区各族居民的距离,促进了交往交流交融,让居民感受到了街道浓浓的关心和重视。

街道统战干部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主动开展走访慰问,将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牢记心头,积极沟通协调,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经营户的经营状况、生活情况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开展生产经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自觉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并积极帮助少数民族经营户落实落细各项帮扶政策,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2022-06-08 唐口街道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1929.html 1 浓情端午 万粽飘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