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2日
第05版:

水泊故事“青年说”

■本报通讯员 张芊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咱们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你看村里坑洼的泥路变平坦的水泥路,杂石堆变绿化带,刚建成不久的文化广场、党史馆,都是劳动人民的双手造就的……”梁山县水泊街道孟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传来了阵阵宣讲声。近年来,水泊大地上活跃着越来越多的青年理论宣讲员,他们用年轻人的方式,深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群众乐意听、听得进,我们的理论宣传才能入脑入心。”水泊街道文化站站长朱继臣表示,水泊街道积极探索宣讲工作新模式,让青年成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听”的主体。今年以来,水泊街道青年宣讲员共开展线上线下宣讲500余场,宣讲受众16586人次,为深化乡村文化建设、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凝聚了磅薄力量。

讲出“本土味”

“在点点小事中感受着水泊温度,在学思践悟中汲取着水泊力量……”

“网格员队伍壮大,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切实做到了服务为民……”

文化礼堂中,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正在进行。来自各科室、社区的青年人才轮流上台宣讲,围绕“爱我家乡 奉献梁山”这一主线,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讲故事、说亮点、赞先进。“今天真切感受到了咱们街道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过硬作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听众席的李大哥兴奋地说。更多青年力量的涌入,赋予了新时代基层宣讲工作更多的创新创造活力和奋斗激情,水泊青年宣讲与时代脉搏同频、与梁山发展共进,在火热的基层宣讲实践中快速磨砺成长,讲出“本土味”,展现“新风采”。

亮出“青年范”

“2020年8月,我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不再是漂泊在外的梁山游子,而是成为了建设和谐美丽幸福新梁山队伍的一员……参与青年宣讲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声音的力量:原来我能成为一个纽带,把好的政策、事迹传到千家万户,让我和听众朋友们都能有所收获。”青年宣讲员沈精英感慨地说,这次,她又带来了全新的宣讲内容:为什么累并快乐着。

近年来,水泊街道通过青年理论宣讲大赛、微党课大赛、党史知识竞赛等比赛,多方挖掘青年宣讲人才,选拔一批85、90后青年宣讲人才,组建“红船青年宣讲团”。同时,鼓励各社区与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结合,动员多方力量,孵化宣讲品牌,亮出“青年范”,发出“最强音”。

走出“品牌路”

水泊街道持续打造“宣讲+”活动品牌。通过“宣讲+网格”,发挥网格员作用,让宣讲格格深入,直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通过“宣讲+党建”,发挥党建统筹力量,让宣讲内容富有红色精神、红色力量;通过“宣讲+文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文昌讲堂、道德讲堂、水泊讲堂等多个宣讲阵地,探索构建全覆盖宣传矩阵;通过“宣讲+线上”,制作短视频,推广播放宣讲视频,让宣讲从“一时一地”变成“随时随地”,视频点击量不断刷新记录,深受群众喜爱。

青春心向党,奋进新时代。青春和理论的碰撞,让新思想、新声音在水泊大地遍地开花,水泊街道将进一步抓实抓牢新时代青年宣讲工作,发扬“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精神,借青年之声讲好水泊故事。

2022-06-0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1593.html 1 水泊故事“青年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