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2日
第03版: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3D打印”重塑下颌骨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李倩 张哲豪 周静)切除肿瘤及部分连带的下颌骨、截取小腿腓骨、重塑腓骨形状放置在下颌骨位置……近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周晓清博士团队,完成鲁西南首例数字化腓骨重建下颌骨成型术,为65岁患者切除巨大恶性肿瘤,并完整修复下颌骨。整个过程中,3D打印技术“功不可没”,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目前,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今年65岁的患者,因牙龈疼痛一个多月,持续不见好转,来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表皮恶性肿瘤。后经进一步CT及三维重建影像发现,该恶性肿瘤已经侵犯患者口底肌群,如若再扩散,将会影响患者呼吸,给生命造成威胁。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周晓清介绍,颌骨癌虽然发病率不高,但破坏性强,手术创伤及手术难度大,且颌骨切除后缺损导致患者面型及功能改变巨大,如不及时修复,也将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极大创伤。

鉴于患者病情危急,手术已迫在眉睫。经反复考量和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多次沟通后,周晓清带领团队决定采用3D打印技术,为患者实施下颌骨肿瘤切除及重建手术。

当日早上8点,患者进入手术间,手术团队与麻醉、护理团队再次充分沟通,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周晓清副主任医师、陈明伟副主任医师、张玉英主治医师密切协作,手术历时10小时,非常顺利。

“在术前,我们利用数字化手段扫描收集患者下颌骨数据,通过3D打印出患者的下颌骨模型和导板,手术时卡在患者的下颌骨处的3D导板,就可以完成下颌骨及肿瘤精准切除,再根据术前准备好的3D打印模型,完成腓骨的截取及塑形,对塑形后的腓骨行钛板固定,从而与下颌骨达到1:1的匹配效果,确保手术中的完美吻合。”周晓清表示,原来的手术靠经验、靠感觉,但是肉眼只能看到外侧面,而通过数字化进行立体观察,手术精确度大大提高。

周晓清表示,通过3D数字化技术,可以精确地来完成颌骨的重建,大大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安全性以及术后效果,同时可以兼顾患者面型,基本恢复到术前情况。经过术后的精心护理,患者已恢复良好的咀嚼、吞咽、语言功能,并于近日顺利康复出院。

该手术的成功实施,彰显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技术实力,在数字化腓骨重建治疗领域,已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学科发展水平,造福更多口腔疾病患者。

2022-06-02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1564.html 1 “3D打印”重塑下颌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