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王粲)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及汶上县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创新举措。
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创新审批方式,深化流程再造,优化服务方式,推动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面提速增效。其中,汶上县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向中介服务延伸,倾力构建全面开放、竞争有序、规范高效的中介服务市场,该经验做法被列入《山东省营商环境标杆案例汇编》作为营商环境先进案例全省推广。
以制度创新为先导,严把中介准入关,努力营造中介超市“软环境”。编制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对涉批的62类中介服务事项进行调整梳理,通过线上“中介超市”线下实体“中介超市”进行发布,对具备资格的中介服务机构实行“申请即入”,实现中介服务标准化。制定并公布中介服务市场指导价,避免恶性竞争行为。102家符合条件的中介服务机构进驻汶上县中介超市。
以精细管理为手段,严保机制运行关,全力打造中介超市“硬实力”。设立中介超市自助服务区,集信息展示、现场咨询、公开选取、监督管理于一体,实现了项目单位选取中介机构“一次办好”。开发了全省首个中介服务手机应用——“汶上中介”APP,290多个项目通过该APP确定了中介服务机构,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网上“中介超市”系统数据共享。
以创新服务为动力,严控中介信用关,强力构建中介超市“大品牌”。汶上县形成了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1”,三个乡镇为“3”,三个社区为“3”的行政审批“1+3+3”服务模式,同时深入推进“1+N+N”服务模式,强化中介机构信用监管,实行“红黑名单”制度,通过公开透明的市场竞争,使入驻中介超市的中介机构变“坐等服务”为“主动服务”,最大限度提高中介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