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王粲)记者从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到“十四五”末,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预计达到16.1%。
今年3月,市政府印发了《济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方案》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将面向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人群”开展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教育水平,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学生的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造就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提升技能素质,提高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稳步提升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执政理念,更好服务全市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5项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同时,我市还将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4项重点工程,优化科普服务供给,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调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
据介绍,今年3月,汶上县、鱼台县成功入选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目前,我市曲阜、邹城、任城和金乡等四个县(市、区)先后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