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发挥“积分制”管理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作用 领导干部论坛 济宁日报·东方圣城网 2021年07月28日

■李永鸿

“积分制”管理,是以积分多少来衡量人们在某项工作或某种活动中表现的好坏,并把积分与各种奖励、荣誉等挂钩,从而达到激励人的能动性、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管理机制。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引入“积分制”管理,就是要把群众的“人居环境意识、生活卫生习惯;房前屋后、院落室内、厨房、厕所的卫生状况”等有关事项通过百分制评比的方式,进行精细化、分值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在目前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激励引导作用,值得全市各镇街广泛深入地普及推广。

“积分制”管理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意义

从长远看,群众是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主体。“积分制”管理就是转变群众生活习惯、提高群众环境意识、激励引导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深入细致地分析现阶段群众的群体结构、生活习惯、环境意识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切合实际、简便易行的“积分制”管理,把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践的好坏进行量化积分,再根据积分多少给予不同层次的荣誉或不同价值的实物奖励,这就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群众了解知晓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目标要求和相关知识,引导激励群众广泛深入地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实践中来,让群众真正成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主体,从而激活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内生动力。

“积分制”管理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运用

“积分制”管理作为一种激励管理机制,其运行必然会有符合其自身特点和运行规律的流程和关键环节。半年多来,通过在太平镇、中心店镇、田黄镇、峄山镇等镇街实地实践探索,我们梳理出了包含“‘积分制’领导小组、打分评比人员、量化积分标准、打分评比办法、积分张榜公示、量分奖励标准、奖品兑换方式、获奖张榜公示”等8个环节在内的的运行流程。从实际运行来看,这个流程切合实际、简便易行,收到了显著效果。

在推广普及“积分制”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积分制”管理的8个流程中,有3个关键环节必须认真把握。

一是“打分评比的内容标准”必须认真把握。“打分评比的内容标准”,是“积分制”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解决了“给什么打分”的问题,“积分制”管理才能顺利运行。只有全面、准确、客观地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全部内容和项目不漏项、不漏条、不漏点地逐一进行细化、量化、分数化,使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的每一项、每一条、没一个点的好坏都能通过打分评比体现出来,才能实现“积分制”管理的真正目的。

作为村庄,只有把村内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细化为“房前屋后四大堆清理、生活污水处理、杂草死树枯枝整理、农具摆放、公共空间维护、庭院清洁、室内整洁、厕所卫生”等若干项若干个赋分点,对人居环境一项一项的进行“细化、量化、分值化”,才有可能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积分制”管理落到实处。

二是“打分评比人员的组成”必须认真把握。打分评比人员在整个“积分制”管理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公平、公正”的关键性作用。“积分制”管理能否稳妥、健康、顺利地运行、成效明显不明显,关键在于打分评比人员能否一碗水端平、能否准确掌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内容和标准、能否尽心尽责、不偏不倚地打分评比。

因此,各镇街应引导村庄在“老干部、老党员、乡贤、群众、妇女、儿童”等不同层面、不同人群中挑选一批不同的人员,打分人员越广泛,就越有代表性,打分评比也就越公平客观。同时要把挑选的人员纳入“积分制评比打分人员库”,不定期对“人员库”中的全体人员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内容标准、评比打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专题培训。每到评比打分时,就从“积分制评比打分人员库”中随机抽取足够的人员,组成打分评比队伍,只有解决好“由谁打分”的问题,才能确保“积分制”管理稳妥、健康、顺利地运行。

三是“打分评比的方式方法”必须认真把握。“积分制”管理是不是简便易行,能不能准确、客观、全面地体现全村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的劳动和付出。关键是看“打分评比的办法”科学不科学、合理不合理、符合不符合村庄的卫生现状和群众生活习惯、环境意识等方面的实际。

所以,各镇街应根据村庄实际,引导村庄严格按照“量化赋分标准”,采取按照3至5人一组逐户进行评比打分,然后把这3至5人各自打的分数相加求出平均值的方式,对每户进行评比。只有解决了“怎么打分评比”的问题,“积分制”管理才能得到落实并取得应有的实效。

(作者系市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