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国庆 本报通讯员 王玉伟 刘雪松 摄影报道
美丽的渭河村坐落于微山湖腹地,连接京杭运河航道的渭河河道正是渭河村傍水而居、落帆而息的居住地所在。近年来,微山县高楼乡渭河村坚持以基层党建高质量引领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突出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经过多年发展,现如今该村集运输、养殖、旅游多业并举,努力在探索实践中勾画“新美丽渔村”。
铸魂固本强党建,齐心奋进新时代。近年来,渭河村始终明确党建工作是干好基层工作的总抓手、金钥匙。由于渭河村情况较为特殊,部分党员从事水上运输工作,每次召开党员大会,村内党员无法全员到场。针对这一情况,该村结合实际制定了基层党员管理模式即:“三建四联五帮”管理模式(三建,即建立管理服务网络、流出信息档案、教育培训机制;四联,即专人联系、证卡联系、定点联系、网络联系;五帮,即帮助理顺组织关系、解决生活困难、解除思想困惑、促进素质提升、处理维权事宜),建立流动党员QQ群,在运输船队上设立流动党员活动室,有效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
产业兴旺富路宽,小村焕发新活力。在渭河村班子和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渭河村已由原来单纯依靠捕捞为生发展到集水上运输、水产养殖、民俗旅游三大业体的综合性渔业强村、旅游胜地。目前,渭河村河蟹养殖面积达到1万余亩。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搞好统一服务,渭河村党支部联合其他三个村共同成立了微山县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入社养殖户从种苗购进、日常管理到上市销售实行“一条龙”服务;成立专门销售队伍进驻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水产品批发市场,开通火车、飞机、快货等多种运输渠道;注册了“八条腿”、“江北第一湖”等河蟹商标,赴各地参加各种河蟹大赛和水产品推介会。在上海海洋大学主办的“王宝和杯”河蟹大赛中,荣获“金蟹奖”荣誉称号。
幸福宜居村民乐,和美渭河入画来。美丽渭河创建是促进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渭河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渔村,全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以及自豪感持续攀升。为打造好村内基础,村集体相继硬化村河两岸及鱼池埂石板路,种植绿化树木,建设栈桥和游乐场景、垂钓点、渔家生态旅游点等。在此基础上,村党支部鼓励村民改造高标准住家船,开办“渔家乐”、捕鱼体验等项目,让村民加盟到公司当中,从而把全村的旅游项目统一起来规范管理。同时,村集体投资建设了集餐饮、食宿、娱乐为一体的三层旅游度假船,购置快艇用于接送游客,并对外进行承包租赁。经过多面发展,渭河渔家水街已成为游客喜爱的大湖特色旅游景点,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
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渭河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真正成为了一个特色水产养殖、群众休闲观光、村民安居乐业的福地。
孙茂东纪念馆成为湖区党员学习教育新阵地
党支部强,渔村才有好发展
亮明党员身份,强化担当意识
船上建起的党群服务中心成为“亲民驿站”
打造党建文化长廊,丰富宣传载体
小龙虾大产业
莲藕种植助农增收
渭河水街引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