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20210723C

实干担当勇作为 奋力谱写新篇章 济宁日报·东方圣城网 2021年07月23日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为2000年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全国文明单位,获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入选中央电视台职业院校百强巡礼。

学院是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学院,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学校,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获批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高校优质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骨干职教集团。荣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最具办学特色高校,最具行业影响力高职院校,最具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

学院是获得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省三所职业院校之一,是山东省获得两届省政府文化创新奖的唯一高职院校,是济宁市拥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唯一高校和拥有2个专本贯通试点专业的唯一高职院校。学院国旗护卫队团支部在济宁市高校中唯一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设16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制造、信息、生化、医卫、建筑、财经、教育、艺术、旅游等 16 大类59个专业,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9000余人。拥有16个省(部)、市级创新平台,47个校内实训中心,4家产教融合校内实训基地。教职工755人,有教授、副教授224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70%以上。学院与华为、联想、京东、山推、鲁抗等大企业集团,国外与俄罗斯远东国立交通大学、韩国乙支大学,国内与曲阜师范大学、临沂大学、济宁学院等合作办学,建成了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文化创意、“互联网+”商务、智慧建造、学前教育、文化旅游等8个契合新旧动能转换和“十强产业”的优势专业群。重点建设并培育出国家和省级专业、课程、名师、团队、平台等质量工程项目176项,荣获国家和省市级教科研成果奖346项,学生在技能大赛、文体竞赛等国赛、省赛获奖700余项。学院累计培养专科毕业生10万余人。

2020年以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省市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部署,提升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强力赋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双创双优,取得一批高质量、标志性成果。学院坚持“创高地、创双高、建优质校、提质培优”的“双创双优”战略定位,聚力发展、聚焦突破。建成了全国领先的文化育人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标准化课程15门,微课程100余门,数字化“一库三馆三平台”。学院获批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中央电化教育馆首批“职业院校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校企合作建设”项目院校、“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教指委中华传统美德研究院、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表演类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早教专业保教技能竞赛二等奖、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山东省高校军事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全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二等奖、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银奖、创业模拟大赛省赛一等奖、“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社科普及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支部、山东省五四红旗团组织等系列荣誉。

服务地方,积极承担市委市政府重点任务。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各级齐抓共管,引导师生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做出积极贡献,荣获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集体,在全市学校中唯一获此殊荣。认真做好“第一书记”驻村(驻企)、“万名干部下基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四进”、民意“5”来听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援疆工作,选派科级干部到新疆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指导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为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以“文化和科技融合与创新”为主题,学院成功主办202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首届院士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际欧亚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的院士以及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嘉宾等60余位出席论坛,学院文化传承与辐射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服务民生,质量型扩招招生就业良性循环。学院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全日制高职在校生规模突破1.9万人。2020年全日制高职招生6731人,五年一贯制招生400人,其中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在职职工等扩招1314人,与2019年合计,两年质量型扩招已达3900余人,在全省名列前茅。学院创新“互联网+就业”模式,实施就业“微服务”,建创业基地,加强创业培训,毕业生就业率98.11%,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模拟大赛等国赛省赛获奖59项,学院荣获山东省最具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

夯实基础,坚持人才强校建一流教师队伍。2020年公开招聘引进高层次人才48人,其中落实“优才计划”,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31人。增聘教授8人、副教授32人。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制度,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41人次,省级培训88人次。组织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举办教学能力比赛,开展师德师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校内全员专题培训,激励教师积极申报教学、科研等各类项目,着力提升教师“教学、实践、科研、服务”四强能力和“国际化、信息化、人文化”三化素养。教师在教学、科研、竞赛等方面荣获省级以上奖励50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