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20210708C

小康路上党旗红 济宁日报·东方圣城网 2021年07月08日

■本报通讯员 李之湖 邱洋

曲阜市姚村镇庙东村以“双基”工作为抓手,以“强村富民,和谐稳定”为出发点,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力发展莲藕产业,努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新时代文明实践丰富多彩,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群众满意度连年攀升,成为曲阜市乡村振兴的典范。曾荣获济宁市“干事创业好班子”、省级美丽乡村等称号。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创建“一村一品”,努力壮大集体经济。该村利用扶贫产业项目资金,结合荒沟、废弃坑塘、贫瘠土地治理,2014年,10多亩废弃坑塘成了第一块试验田,在第二年便实现亩产量2000余公斤,彻底打消了村民们对“旱地不可能种莲藕”的质疑,还纷纷拿出土地入股。2017年,莲藕基地扩大到50余亩,同时搞起了龙虾、泥鳅和莲藕混养模式,亩纯收入达到7640元。2020年莲藕基地集体总收入20余万元。所得收益,主要用于村环境整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精准扶贫等事业发展。个体成员和精准扶贫户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打工等方式获得持久收益,从而实现集体增收、百姓致富的发展目标。

依托莲藕基地,庙东村成立了生态莲藕专业合作社,以“党建引领”为支撑,形成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走上了品牌化路线,“庙东泉”莲藕成为畅销无公害品牌藕。在此基础上,庙东村精益求精,进一步深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农旅融合上拓宽思路。2020年,对生态莲藕产业进行了提档升级,建设了庙东村莲藕观光园二期项目。提出了“赏荷花,摘莲蓬,亲子游钓龙虾不用东奔西走,姚村市场北首庙东村应有尽有”品牌宣传口号。建设了一处专用钓龙虾池及农家乐民宿;以莲藕为依托,结合莲藕的“莲”、荷花的“荷”,打造了“莲”“廉”两廉文化与“荷”“和”两和文化,让来参观游玩者既能赏荷花,摘莲蓬,吃上特色龙虾,又能受到廉洁和孝和教育。把莲藕观光园建设成以采摘、观光、受教育的一个廉洁观光园、孝和观光园。每周的集体收入达到2000多元。这个亲子游钓龙虾整个带动了庙东村集体增产增效提速了三倍。从5年前负债70多万元的“负债村”,到如今的年收入20万多元的美丽乡村,庙东村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完成了它化茧成蝶的美丽嬗变。

打造利益共享平台

庙东村生态莲藕农旅融合产业发展模式得到充分认可。2020年,曲阜市委组织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盟”莲藕产业基地在庙东村成立,以“庙东泉”无公害莲藕为龙头,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全市部门的政策、资金、人才优势,让全市适宜发展莲藕产业项目的村和合作社抱团发展,共同打造关联紧密、分工明确、链条完整、利益共享的平台,同创“庙东泉”品牌,做大做强生态莲藕项目,目前,曲阜市时庄街道、书院街道、息陬镇、吴村镇多个镇街,兖州区的部分乡镇的基层支部,加入了合作社联盟,发展生态莲藕1500余亩。

大力弘扬社会新风尚

每年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的评选,加强村红白事管理等。在百姓儒学节期间,为全村80岁以上老人分发食用油,蛋糕卡等,并举办饺子宴。重阳节和春节期间,坚持探望70岁以上老人,每年9月份开学之际,对考入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欢送,每年年底对军属优抚慰问。利用莲藕产业项目,连续四年对全村32户贫困户52人分发红利,总累计12万元,并且对全村连续四年每户每人3斤藕,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增强了村民幸福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