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63

“四个落实”让刘楼镇发展 插上腾飞的翅膀 济宁日报·东方圣城网 2021年07月01日

■本报通讯员 刘慧 荣静静 孙晨

盛夏的刘楼镇,瓜果飘香、村容整洁,黄色的麦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繁荣的商贸迸发出新的生机,乡村干部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成了该镇乡村振兴最动人的风景。

刘楼镇位于汶上县西南部,距县城13公里,南距济宁30公里,西与梁山县接壤,总面积4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行政村建制优化后辖有20个行政村,总人口约4.15万。刘楼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东靠济徐高速,南接济梁公路,汶金线、南郭线贯穿南北,环乡道路四通八达,该镇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小坝口村素有“中国书法村”美誉。2021年,刘楼镇多方筹资150万元启动了小坝口村书画创作展示馆建设,8月1日前开馆后,将成为书画创作的新平台、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基地。2020年刘楼镇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刘楼镇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聚焦群众关切,厚植民生情怀,集中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务实管用的新举措,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把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努力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提升标准想抓落实 统筹协调会抓落实 让“我为群众办实事”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着落、恰恰到实处

统筹协调会抓落实

让“我为群众办实事”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着落、恰恰到实处

“夜间话吧”听民意,变“问题清单”为“满意清单”。刘楼镇坚持问题导向,将群众的“难点、痛点”作为“发力点”。白天村民要劳作,村干部也忙于工作少有闲暇,为进一步畅通干群沟通渠道,刘楼镇探索开办了夜间“谈话吧”,以面对面、心贴心交流的方式,搭建起一条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谈话吧”鼓励村民畅所欲言,及时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同时通过领导班子成员走访座谈、实地考察、谈心谈话等方式先后深入到工作难度大、群众反映强烈、带有普遍性问题的村居、企业等多个点位开展调研,对发现的问题,能当下解决的,立说立改、即知即改;对一时解决不了的,紧盯不放、一抓到底。自今年以来,全镇已搜集群众关于环境提升、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意见建议217余条,帮助解决群众难题130多件。

民生工程,暖心又兼顾群众素质提升。狠抓自来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让群众喝上“放心水”。紧盯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推进实施29个村9629户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顺利完成与南旺水厂主管网对接,实现了24小时集中供水,让群众喝上了安全水、稳定水、放心水;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启动了总计5.66公里的“四好”农村路建设,目前已完工育才路2.39公里,徐牛村进村路、侯村北进村路等路段正有条不紊施工中,群众出行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下大力气建设书画展馆,为群众提供文化活动“新阵地”。结合刘楼镇书法底蕴浓厚,小坝口村为中国书法村的实际,创建书画创作的新平台、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基地——小坝口村韵珂书画创作展示馆(已完工待开放),不仅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还能翰墨丹青传后人,润泽百姓心灵。

“以前俺村里,上至八旬老翁,下至六岁孩童,都挤在村委大院一间小屋里争相习帖、舞墨丹青,现在新馆马上使用了,恰逢暑假,孩子们也会加入进来,相信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小坝口村党支部书记徐磊,喜笑颜开地在书画创作展示馆前说道。

敢于担当真抓落实 严于律己保障落实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 实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阵地”

基于对刘楼镇工作实情和发展定位的准确判断和全面把握,镇党委提出了“1359”工作思路,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按照“抓党建带全局、关键少数示范带动”工作思路,党委一班人在致力于“工业强镇、生态美镇、文化名镇”建设目标的进程中,坚持科级干部半月小结半月计划工作制度,始终学在前、走在前、干在前、领在前,真正把担当作为的责任和干事创业的压力传递到每个基层党支部、每名党员干部。

2020年8月份以来,刘楼镇以基层组织规范提升为抓手,立足夯基础、强筋骨,整合各类资金260万元,对全镇29个村级组织场所进行分类规范改造提升,同时打造 “汶金线”沿线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带,把示范带作为 “总标杆”、 “主阵地”,开展沿线村庄综合环境整治,形成党建氛围热烈、机制完善、内涵丰富、成效明显、有力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

环境整治加速度,打造驻地“新颜值”。突出整治修车点、规范驻地经营秩序、路口处理、绿化美化等重点,在小坝口村、陈庄村新建仿古墙300余米,整治路口60余个,整治修车点13个,新修花砖1800平方米,新栽植绿化苗木5000余棵,粉刷墙壁40000平方米,汶金线、南郭线各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大提升。

生活污水全处理,农村环境展新颜。坚持开工即攻坚,起跑即冲刺,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已启动了大坝口村、苑村、鲍楼村3个村工程建设,铺设了污水管网3000米,镇驻地污水处理站正有条不紊的建设中,预计8月前可完成建设任务,全面投入使用。

大事、难事,党员先上。“我们这个村相对于其他兄弟村来说比较落后,竞职演讲时我就给村里承诺过要逐步改变这种现状,作为新当选的支部书记,目前全村205户自来水改造提升工程全部完成,花砖修复近2000米。随后我们开始治污,让百姓没有后顾之忧,今后将用更大的努力让村里百姓提升幸福感。”新当选的鲍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辛广子在新修建的管网现场一边卖力挥舞着铁锹铲土,一边擦着汗说道。党员带头是无声的榜样,村民纷纷行动起来,项目进度超出预期。

一段时期以来,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就是村级阵地狭小、功能不完善、办事不方便,不如一个群众家亮堂。刘楼镇从基层组织规范化提升抓起,打造提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水平。统筹推进为民服务站、“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打造村级为民服务中心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

在便民服务大厅,全面规范机构挂牌和制度上墙工作,村干部在便民服务室集中坐班,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楼式办公、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网式运行”,政策查询、费用缴纳、网上购物等皆可办理,实现消费不出村,真正实现了群众生活在集体中。经过努力,全镇上下各村为民服务场所基本配置全部到位。

“来村委新修广场跳舞,村里还帮我们带小孩,能为我们提供的服务村委会都想到了!”在辛海村党群服务中心,开设 “四点半课堂”,村里的孩子们都会在志愿者带领下补习功课,开心地玩耍。敞亮的休闲广场,设施齐备的文体活动中心,让村委会成了村里最热闹、群众最喜欢来的地方。“每天利用跳舞前10分钟宣讲政策或传达精神,村民来得最齐,最听得进,比开会还管用。”村干部兼爱心志愿者刘秀玲说。“听党话、跟党走”氛围更加浓厚,党员参加集体活动更加积极,更多的群众也喜欢到活动室看一看、坐一坐,党群服务中心真正变成了基层宣传中心、文化中心,干群实现心连心!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 自今年3月启动村“两委”换届以来,在省市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刘楼镇党委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村级换届工作的主动权,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工作。健全完善村级人才库,提供后续培养平台,科级干部分管区“传帮带”,实现了村村都有35岁以下优秀青年参与工作,返乡创业人员、农村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等群体比例大幅度提升,学历和年龄均实现一升一降,呈现出年纪轻、学历高、结构优、能力强的特点,换出了新气象、新形象、新面貌,换届前部分群众反映村“两委”班子服务发展能力不够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为实现“工业强镇、生态美镇、文化名镇”建设目标夯实了组织和人才保障。

刘楼镇特色产业不断发展,镇域北部依托波尼果种植基地发展特色经济林种植,其产品先后荣获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第16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镇域南部依托蜀山源家庭农场,投资120余万元,新建占地50余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1处,新建冬暖式大棚3个、大拱棚12个;镇域东部、西部紧抓泉河、小汶河河道治理有利契机,全力推进红沙河湿地公园建设,进行沿河生态廊道建设,生态美镇建设已见雏形。一套“组合拳”,一张“乡情牌”,激发了在外优秀人才建设家乡的热情。刘楼镇多措并举吸引能人建设家乡,全镇村级人才后备库87人,从中新当选村党组织书记10人,有力推动了资金和人才回流农村,反哺“三农”建设。

坚持党建统领 聚焦产业发展 凝聚发展合力

让思想理念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乡村振兴的“催化剂”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刘楼镇党委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录制党龄50年以上的“老党员对党说句心里话”、“宣讲员每日一讲”党史小故事、“党史知识快问快答”短视频等用身边人讲党史故事入脑入心;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举行重温入党誓词宣誓活动、各支部开展“七个一”主题党建活动,即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诵读一本党史书籍、观看一部红色电影、与党旗合个影、上一次党课、唱一首红色歌曲、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截至目前,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点对点开展服务,破解企业、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共计230余件,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学、在为民服务中学,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在北骏重工有限公司党支部活动室里,总经理李朋作为新转正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自从企业落户刘楼镇工业园,我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今天终于如愿。感觉今后有压力但动力更足了,以后再外出洽谈业务更要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仅如此,我还要号召全厂党员职工加强党史学习,6月份我们还要参加镇里的党史演讲比赛、歌唱比赛!上次参展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国内同行企业听到我们有了自己的党支部纷纷表示羡慕,我自己也很自豪!目前,在手的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的3月份……”

今年以来,刘楼镇不断强化招商选资,发挥城郊区位、镇村环境等优势,主动对接上海青岛等地,立足园区产业实际,发挥新型节能环保装备、智能制造等产业优势,重点招引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发展有前景的项目,不断夯实富民之基。立足产业发展实际,以新业态、新材料、新技术为定位,发挥新型机械制造、化工新材料、服装加工等产业优势,发展有前景的项目,全民创业园内捷报频传!目前各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总投资15亿元的汶华香料香兰素项目,已办理216亩土地手续,正在办理环评、安评等手续,现场正在进行仓库地槽及厂区外墙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山东北骏重工智能装配制造产业园项目,正在进行土地手续办理,争取下半年开工建设;总投资3.5亿元的山东中武化工项目一期已试生产,二期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全民创业园一片忙碌的建设场景,这些企业的入驻极大地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业,进入“农忙顾得家 农闲挣得钱 家庭稳收入”的良好循环,老百姓收入节节高、获得感逐年递增、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以前我可没少往镇里跑,就是想把我这点多年没有解决的小问题,进行不断的重复反映,其实有时候就是气不顺,我有时候有事没事的得来镇里反映反映……自从村里有了‘第五大员’,和咱镇里的包保领导们不断地上家里来了解情况、处理排查,我的问题解决了大半了,我要给镇里送个锦旗,他们是真为咱老百姓办实事的!”近日,诉求人杨某某在打字社里边做锦旗,边笑着对老板说。

刘楼镇将“党建+乡村治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汲取了“和为贵”社会治理的优势经验,认真谋划,精心研判,提出了“四员合一”的理念,即将综治网格员、村警、应急管理员、食品安全协管员的职能和待遇整合在一起,设立“村级第五大员”,通过这一举措,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服务水平。建立“村干部+党员+群众”的治理运行服务机制,一大批热爱村级事务、政治素养好、工作责任心强、熟悉本村情况,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群众威望的人员走上了“村级五大员”的岗位,在调节社会矛盾、安全生产、治安巡逻、应急管理等民生事务方面成为了桥梁和纽带,带来了正能量新风气,为基层治理谱下新篇章,深受群众好评!

“结合刘楼实际,紧扣区位和资源优势,坚持党建统领,我们不断探索乡村现代化治理新模式,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工作,让百姓富起来,乡村美起来,基层活起来,提升‘总督故里 书香刘楼’的美誉度,倾力打造工业强镇、生态美镇、文化名镇,未来的刘楼必将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腾飞发展的刘楼。”镇党委书记王强自信地说,目前全镇上下正在以争先进位、立说立行的担当意识,加压奋进倾力打造汶金线发展的 “珍珠”,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激活转型发展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