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3

乘势而上开新局 奋楫扬帆起新程 ——汶上县寅寺镇奋力开启发展新篇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济宁日报·东方圣城网 2021年07月01日

本报通讯员 赵爱红 王阳

2021年,寅寺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重点提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积极提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效果,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企业转型升级,奋力开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史学习教育有新招

形式新、接地气

“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你们必须要奋发图强,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听了老党员侯现腾的宣讲年轻党员深受触动,现场掌声阵阵。日前,在寅寺镇一支由7名老党员组成的“银发宣讲队”开讲了,队员们平均年龄76岁,有退伍军人、退休教师,也有村里的老支书,他们虽已年事已高,但是热情不减,用生动的语言向广大党员群众讲述了一段段红色的革命故事。

“党史学习教育只有采取合适的方法,讲党员群众感兴趣的内容,党员群众才能‘坐得住’、‘听得懂’,如果仅仅是教条式的说教,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寅寺镇党委副书记张长伟说,只有围绕党史教育,不断探索创新学习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党史学习既“鲜活”又“生动”,“走新”更“走心”。

寅寺镇不断创新形式,线下举办读书班5期,观看长征、沂蒙精神等系列红色电影20余部,每月确定一个学习主题,采用“集中学习+自主研学”相结合,为党员干部“敲黑板、划重点”,确保学有所思、学有所得。线上党员干部变身“主播”,与外地流动党员视频连线,以直播形式将党史学习教育课堂送到每一位流动党员身边,实现“跨屏”直播学党史。组织开展党史学习知识竞赛,互动挑战、以赛促学,用信息化手段让党史知识“活”起来。

根据党史宣讲特点和群众需求,组建多元化宣讲队伍,老中青三代齐上阵,互为补充、常态稳定,共同唱响党史学习教育新篇章。结合“五讲六进”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探索“理论阐释+故事讲述+文艺演出”的宣讲模式,深入45个村、社区,24家企业,累计开展宣讲270场,让党史宣讲“遍地开花”,用群众语言讲解百年征程,切实推动党史学习“贴地飞行”。在镇中小学成立“红领巾”党史故事宣讲团,开展“国旗下学党史”主题活动,同时,打造校园党史文化长廊,直观形象地展现党的百年历史,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充实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库,大力推广“胡楼战役”“草桥阅兵”等本土红色故事,在“魅力寅寺”微信公众号、“寅你精彩”抖音号等融媒体平台推出了“寅寺记忆”“寅寺好儿女”红色专栏,让党史学习教育线上线下有声音、有转化、有影响力。

“我为群众办实事”出成效

解难题、梳民忧

“以前水管老化,喝着还有杂质,现在水网改造后能直接喝上水厂的水,水质也好多了。”寅寺镇东石楼村刘大娘看着白花花的自来水高兴地说道。为了改善村民饮水条件,让群众吃上放心水,寅寺镇积极推进城乡供水化一体化自来水网改造工程,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选拔镇村干部、村民代表组建村监工作队,重点盯牢基槽开挖、管道铺设、接水入户等关键环节,改造总长度共计57千米,建设阀门井169座,水表井46座,让辖区群众吃上安全、干净的放心水。

自来水网改造工程是寅寺镇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寅寺镇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年度清单,以党史学习教育助推开展村级干部大比武,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学、在为民服务中学,切实办好群众的身边事、关心事、心头事。

为了做好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工作,寅寺镇结合文化进万家活动,将身边的好人好事、典型人物编排成《退彩礼》、《好婆媳》等反映移风易俗和新时代文明建设的曲目5支,进行戏曲巡演45场次,创建徒步队、广场舞队68支,有力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组建了41个志愿服务队伍,发展爱心志愿者500余名,30个乡村社区全部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打造了“乡村文明一条街”,用生动的图画讲述党的百年历程、记录村庄的传统文化,传递时代文明新风,全力建设底蕴厚重、人和户美的魅力寅寺。

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设立“党员先锋岗”,制作办事流程“一图通”,清理精简证明材料35项,高峰期各窗口延时服务200余人次,为100余名残疾群众提供上门服务,进行残疾评定65人,其中贫困残疾人48人。对企业采取“一对一”的项目服务机制,开展“入企业,解企忧”服务活动132次,办件达100余项,其中为企业代办土地指标申请、工程建设许可等审批事项25项,帮助企业发布招聘信息215条。

为了加快寅阳新城社区建设,寅寺镇抽调了20名懂建设、懂财务、懂工程的镇村干部充实到建设指挥部,严把严控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材料审批等各个环节,抓实抓细社区建设全过程,早日让回迁群众住上安全房、放心房、满意房。

党建引领出成绩

树样板、开新局

寅寺镇扎实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精心组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在化工园区,推出“1+N”的党建融合发展模式,让企业在党建引领下,实现党建与企业发展共融共促的双赢目标。

“西红柿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不仅收益高,而且还能就近干活,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汶上县寅寺镇王堂村的王中月乐呵呵地说道。寅寺镇王堂村的西红柿远近闻名,但是种植分散,收益也不行,多亏了村里的合作社,不仅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而且还规模种植,火红的西红柿,真正变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产业兴旺,村民才能致富。近年来,寅寺镇坚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按照“支部引路、村民共富”的思路,以村级党组织为基础,成立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土地托管、技术服务、物资配送和农产品初加工的配套式一条龙服务,在方便农民日常生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实现“农民外出打工,村集体居家服务”的为民服务新模式。

同时充分结合各村实际,坚持“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分区划片”的原则,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不断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力度,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聚点成线、连线成片,推动特色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迈进,实现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带动广大农民增产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走进寅寺好兄妹服饰企业车间,党员职工胸前佩戴的党徽闪闪发光,墙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几个大字格外显眼。在这里,企业正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红色文化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成为了企业提质增效的强大动能。

寅寺镇企业服务中心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与园区企业发展融合新模式,不断扩大企业党组织覆盖程度,充分发挥基层企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探索出一条以产业服务为核心、以党群服务中心为纽带的融合发展思路。园区坚持全局谋划,抓好项目发展,不断完善平台经济建设,做大做强“精细化工科技产业园”,强优势,补短板,积极培育一批新业态新模式的优质企业和明星品牌,推进产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立足高端化工、纺织服装的产业实际,坚持“技术先导,创新驱动,绿色增长”的理念,选资吸引大项目,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以精细化工新材料为主攻方向,聚焦科研开发、成果产业化示范生产两个重点,整合了企业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以及资金优势,推进义中信化工、中科新材料、汉峰化工新材料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建成新材料的龙头产业园区。以好兄妹制衣、意杰服饰为牵引,加快推动纺织服饰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促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寅寺镇扎实推进“四争四赛”活动,实行即时激励和约束管理,在执行力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实干担当、奋勇争先。在党员干部中持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采取“集中学,分批讲,逐人谈”的方式,将警示教育覆盖到每一个党员干部身边。此外,寅寺镇还在民生保障、社区建设、生态宜居等领域抓重点、求突破、强改革,奋力开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