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为工业强镇,嘉祥县万张街道秉持“双园驱动”整体战略,以“四新”改革为发展措施,前瞻性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力促镇域工业向着产业结构更优化、动能转换更深入、经济增长更“绿色”的方向强势迈进。创新性的“书记直通车”、文明银行等基层治理探索,在党建引领下凸显出民生普惠、民意畅通,民风和谐的良好生态,为实现乡村振兴写下新的注脚。
依托项目高质发展 工业强镇实现新跨越
在位于万张街道高铁产业园内的山东恒圣石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加紧作业,赶制订单。作为一家集销售、应用开发、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石墨生产厂家,恒圣石墨通过近年来技术革新,产品质量跻身一流行列、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半导体、真空热处理等行业。“202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并通过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审定,瞪羚企业也在积极申请中,计划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在4.5亿元以上,相当于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另外,为响应国家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计划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公司的厂房上面安装太阳能发电板,届时清洁能源将满足公司近一半的用电量。” 恒圣石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华介绍道。
恒圣石墨的发展历程是万张街道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工业立镇、工业强镇发展战略的一个生动说明。依托嘉北双创园和高铁产业园平台,万张街道实施双园驱动发展,通过“技改更新”“智能焕新”“除旧立新”“技术革新”等“四新”发展措施,实现了镇域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山东恒圣石墨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改更新实现了快速发展,嘉北双创园内的山东比亿威科技有限公司则是通过智能焕新实现跨越赶超。山东比亿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知名汽车企业生产汽车配件,其自动化机器人生产线,在全县也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该项目预计下半年正式运营。“我们公司目前拥有35台工业机器人,它相对于传统机械设备来说,拥有三大优点,一是安全化程度高、方便管理,二是生产作业精度高、可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标准,三是自动化程度高、可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比亿威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张凯说道。
一枝独秀不是春。位于嘉北双创园内的济宁九巨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同样发展迅速。针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九巨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紧跟国家步伐,采用自动化生产线、BIM技术、智能识别系统等先进技术,做到从设计、生产、物流到安装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目前已成为行业内绿色、节能、环保领先的建筑产业化基地,年产能可达到5万立方米。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田野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开发集团的建设需求及政府的引导。针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研究新型住宅结构体系,提升装配式建筑产品的研发、智能建造、智慧工厂建设水平,紧跟国家加快推进城市化假设和装配式建筑的步伐,努力实现装配式建筑跨越式发展,为国家推行新型、绿色、环保的城市化建设作出贡献。”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各类企业齐心协力创新发展的十足干劲,凝聚成推动万张街道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2021年一季度总产值3.38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97万元、同比增长102.76%,固定资产投资9131万元、同比增长58%。就业人数2600余人,同比增长18.5%。工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快速提升发展。
谈论起万张工业经济,万张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胡钦峰表示:“今年,万张街道坚持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企业培训服务意识,探索企业对外合资合作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街道新旧动能转换,全力开启万张街道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直通车”聚焦民生普惠 矛盾化解创新基层路径
项目建起来、工业强起来、发展快起来、群众富起来,伴随着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涌现。在万张街道看来,面对发展过程中的“阵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牢群众立场、畅通民声反映渠道、破解民生困境难题,以“民生普惠”的整体思路构建均衡发展格局,让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最大限度地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做到问题矛盾不扩大、不激化、不上交。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事,万张街道创新推出“书记直通车”栏目,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收集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针对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用心用力用情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实现“讲政治”和“讲实际”的有机统一。
“书记直通车”成为搜集民情、民意、民忧、民困的重要渠道。过去的民意反映渠道,往往直通省市一级,部分群众认为“事小,不值当”,导致问题悄然发酵,或者,村民直接向村支部书记反映问题。党委书记作为镇街“一把手”,能够较好地调配工作力量,同时能够结合本地实际,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好群众难题,具有独特优势。书记直通车开通4个月以来,直接面向辖区所有群众,成功收集群众工作建议130余条,其中关于“康庄村南北路与龙祥河路交叉口安装红绿灯”等建议进入街道领导班子决策范围,成功收集群众矛盾纠纷420余条,通过工作人员的及时上门处理,化解率达到99%,已经成为群众与“一把手”之间的“连心桥”。
书记直通车具有程序少、效率高、重实效等突出特征。群众直接向镇街书记反映矛盾诉求,一方面,积极引导群众将“书记直通车”作为反映矛盾的“主渠道”,减少向省市反映频次,做到矛盾不上交,实现线索“分流”。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群众由“向上级反映”变为“向本级反映”,街道主动权较大,考核压力较小,工作重心自然由“怎么答复”的“唯上”观点转换为“怎么解决”的“唯实”观点,保障更多的力量用在解决事情上,而不是形成材料上,真正做到“事要解决”,实现群众满意。
下一步,万张街道将进一步擦亮“书记直通车”服务品牌,加快与“和为贵”“12345”“嘉快办”等平台衔接,狠抓问题整改,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真正做到标本兼治、固本强基,常态长效、长治久安。
围绕“党建”主心骨 为民办事见实效
崇高的事业需要强大思想的保证。纵观万张街道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党建”是推动镇域各项建设的强大动能。创新性的“文明银行”以治理“微举措”撬动文明“大格局”,探索出“党建+创建”工作模式,打通乡村治理最后100米;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为先导的“点单式”志愿服务体系,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纾解民生实际难题的动力,进一步拉近了干群心理距离、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万张街道紧扣“学”“新”“实”三大关键字,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引导全街道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牢记初心使命,汲取精神力量,全力推进万张街道高质量发展。
在“学”上下功夫,学深悟透汲取精神力量。街道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带头研学,到基层联系党支部讲党课,目前已在马海、向阳等村开展6场。每月定期召开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党史相关内容及上级最新学习精神,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真正做到学思践悟、融会贯通。
在“新”上见真章,创新载体营造浓厚氛围。利用街道LED屏精心制作“党史百年天天学”系列文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组织机关干部、教师、企业、志愿者等开展“五讲六进百姓宣讲”党史学习宣讲活动,推动党史宣讲向基层、向群众延伸,截至目前开展44场次;运用好“万张声音”微信公众号,开设“万”家讲坛学党史系列专题微视频,已开讲25人次。
在“实”上求突破,务求实效凝聚发展动力。今年以来,万张街道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单+派单”云平台,积极开展爱心义诊、法治宣讲、入户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让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惠及到每个村民。街道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一线,通过调查研究,听取村民对街道人居环境整治、精准扶贫、民生保障、社会稳定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提高为百姓办实事、为民服务的能力。5月上旬,万张街道 对22个行政村全覆盖开展“民情大走访、民意大调查、问题大整改、工作大提升”大走访活动,宣传党的历史,了解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耐心听取群众意见诉求,细致回应群众反映问题,进一步拉近了干群心理距离、提升了群众满意度。目前收集群众反映问题468个,其中政策咨询类347个,已现场答复群众。对现场解决不了的同步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账清单,及时分解反馈至相关部门,并展开闭环监督检查,对账销号,定期公布整改情况,真正把民情反映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