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金乡县鱼山街道王杰村,一座跨越半个世纪的苏联风格的建筑静谧而庄严。苍松翠柏环绕的院落内,一尊3米多高的白色人物雕塑穆然而立,雕塑背后的展厅内,安放着雕塑的原型——英雄王杰的照片、日记、生活用品等遗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很多人组团走进王杰故里,学习王杰精神。
近年来,作为英雄王杰的故乡,鱼山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围绕党的建设、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实现了街道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讲好红色故事 办好民生实事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故事会”在山东省金乡县鱼山街道王杰村开讲,王杰生前战友、老党员韩义祥老人为该县阳光中学150余名师生讲述英雄王杰的故事。韩义祥是王杰的朋友、同学、战友。王杰牺牲后,韩义祥投入大量心血和精力整理王杰生前故事,还原英雄真实形象。故事会上,韩义祥老人以王杰日记为切入点,将日记背后的故事向在场师生娓娓道来,英雄王杰的精神、志向、品格展现在了师生面前。
作为英雄王杰的故乡,鱼山街道充分挖掘新时代王杰精神内涵,弘扬先进模范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发挥百姓宣讲团作用,创树品牌、学习先模、夯实阵地等多项举措,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习先模人物、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扎根基层,使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服务基层群众的不竭动力。
结合鱼山街道“蒜都小镇”特色小镇称号,创树“红润蒜都”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品牌。组建专门的乡土宣讲队伍,安排专人负责,通过推选、自荐等方式,建立起一支涵盖机关、医疗、教育、乡土艺术家、老党员、老教师、模范等各类人群的党史宣讲队伍。制定党史宣讲标准,对宣讲员进行统一培训,发放配套书籍,组织开展巡回宣讲与单独宣讲,年底根据宣讲员宣讲情况评选出“十佳宣讲员”并对宣讲队伍进行动态调整。明确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为兼职宣讲员,结合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群众在村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使各村、各社区“有专人宣讲、有内容可讲”,力争宣讲内容丰富,宣讲形式多样,宣讲具有时效性。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街道扎实开展直通民生“金快办”工作专项行动,尽心尽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坚持“一线工作法”,围绕高质量发展、美丽宜居建设、巩固脱贫成果、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及群众关心的问题现场办公,督促各站所、村(社区)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截至目前,一批群众关心的问题已得到解决,其中:孟楼桥建成通车,石店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运营,金龙花园幼儿园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让老百姓尽早得到了实惠。
成立了直通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和“金快办”办公室,配备3名专职工作人员,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实现对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服务。目前共发放宣传单1.4万余份,悬挂条幅70余条,收集整理人居环境治理、道路硬化、清理排水沟渠等各类线索159条,民众诉求渠道得到全面提升,群众真正得到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街道镇村上下联动,明确责任,认真梳理各单位急需解决的服务事项,并广泛征求意见,听取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多方协调,强化督导,限时办结、及时反馈让群众真正切身体会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效果。目前,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等形式,累计征集相关意见建议170多条,各站所、各村(社区)严格落实诉求限时办结制度,已及时解决部分供水、道路硬化、物业纠纷等150余项难题。
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如鱼得水”
2020年非凡之年,大战大考接二连三,硬仗苦仗贯穿始终。鱼山街道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创新而为,用智慧和汗水奋力交出“双胜利”的满意答卷,展现出难能可贵的精神风貌。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鱼山干部群众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万家灯火之时,街道防疫指挥部争分夺秒、挂图作战,1200多名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日夜坚守、加班加点、主动请缨、无私奉献,充分展现出了不畏艰险、众志成城的战斗精神。面对形势紧迫的复工复产,鱼山街道迅速制定工作方案,成功招引落地1.5亿元的省“十强”项目2个,到位资金1.37亿元,资金到位率位居全县第1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2亿元,同比增长15.5%,外贸进出口总额2.59亿元,同比增长44%,实际利用外资80万美元,向上争取资金2476.4万元,新增“四上”企业12家。柔性引进省级以上及相当层次人才1人、高校、科研院所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才2人,企业全职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1人、全日制本科学历人才3人,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个,全面完成招才引智任务。
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全面起势,国际蒜都中心、崔口村整体风貌提升、周路口新村建设和石店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迅速,鱼山堌堆遗址文化公园基本建成,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项目完成90%以上。特别是在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评比中,鱼山乡村振兴项目获评十佳项目。省社科院、省农业农村厅等省市部门领导先后到示范片区调研指导,徐州、德州、任城、梁山、鱼台等外地党政考察团先后到示范片区参观学习。
向上争取亮点纷呈。争取市级以上有偿资金总量位居全县第2名。积极争创省市级品牌荣誉7项,鱼山街道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入选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崔口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王杰烈士纪念馆获评省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鱼山街道获得市级群众文化满意度先进单位、东运集团获得市级工友创业园称号、圣亚达铅笔获得市文化旅游新业态优秀企业、蒜乡肥业成功入选市知识产权重点联系单位库。苏楼惨案遗址成功申请市级文物保护资金20万元,基本完成抢救性保护维修。
让百姓生活幸福满满
六月的风,暖暖的,吹进鱼山街道。吹进街头巷尾,见证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吹进大街小巷,见证了不断提升的乡镇颜值;吹进居民心中,见证了百姓脸上最真挚的笑容。生活越过越安逸,日子越过越滋润……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分线推进驻地、社区、农村环境提升工作,对常见的环境整治问题和各类农户庭院实行对症下药,逐个攻破。推动农村改厕建设规范化、处理无害化、利用资源化、管理精细化,全街道完成无害化卫生改厕7955座,普及率95%;300户以上村庄建设公厕19个,普及率100%。加强村庄绿化美化,村庄平均绿化覆盖率达到 38%。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率达到25%。以“五清一规范一消杀”为主要内容,全面发起环境整治系列战役,累计发动2.1万人次参与,清理积存垃圾6530吨、农业废弃物610吨,整治坑塘113个,拆除残垣断壁162处、私搭乱建9处,清除小广告1300平米。
脱贫攻坚多措并举,始终坚持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各项重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细,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累计摸排并整改各类问题840条。对街道341户贫困户脱贫情况开展四轮互查,对108名帮扶干部根据工作实际划分工作等次,重点突破,全面掌握,贫困户对责任人、帮扶方式满意率达到100%。年内为84户贫困户办理了低保、分散供养,并按时足额发放供养金;为8户贫困户申请办理了集中供养;完成39座C、D级房屋修缮、改造任务。投入产业发展扶贫资金 500 余万元,实施产业发展扶贫项目4个,项目严格按照要求实施、监管,项目收益50余万元,已覆盖所有贫困户。
民生保障持续强化,始终把关注民生,为民解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发挥服务保障职能。今年以来,新办理低保8户16人、特困人员4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4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人;新办证和变更残疾人证75人,无障碍改造2人,发放康复器械27人,办理残疾人意外保险1209人;临时救助34人,发放救助金210余万元;登记退役军人服务对象1478人,为377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240余万元。完成鱼山敬老院五排平房的平顶起脊、室内装修工作,新购置护理床80张、电视机50台、衣橱50个,接通暖气管道,成为全县第一个实现冬季集中供暖的敬老院,极大改善了敬老院院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崔口、肖庄、石店、桑园互助养老院,辖区民办养老机构颐和老年公寓、花园日间照料中心发展势头良好。指导崔口互助养老院建设幸福大食堂,申请省级奖补资金5万元。
社会治理全面推进,在6个城市社区共计科学规划设置网格50个,在全县率先公开招聘专职网格员39名。充分发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作用,变政府管控的“独角戏”为多元主体的“大合唱”,完善“和为贵”调解制度,推广乡贤议事厅、党群议事厅。崔口村“五老乡贤”议事工作受到市委政法委领导高度评价。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一(村)社区一警务助理”制度,领导干部带头落实学法讲法制度,常态化开展法治宣讲活动,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构建“智慧鱼山综合指挥中心-社区网格中心-网格驿站”的三级平台组织架构,承办全县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现场会。同时,统计、粮食、武装、人防、双拥等工作取得新进展,老龄、民族宗教、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等各项事业实现新进步。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动起来,铆足劲,勇于担当,善于突破,持续掀起各项工作比学赶超的新热潮。”鱼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孙凯说,奋力实现“季季红”“全年红”,为加快鱼山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示范区勇担责任、再立新功!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