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3

汶上县军屯乡 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 济宁日报·东方圣城网 2021年07月01日

“我们那个年代的条件哪有今天这么幸福,你们要好好珍惜。”5月25日,在汶上县军屯乡“五讲六进·百姓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党史宣讲课堂上和孙子听完党史宣讲报告后,军屯乡戚姬村村民李秋菊念念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

连日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各类创新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军屯乡“遍地开花”,通过乡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聚焦群众需求、立足农村实际,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着百姓转”,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精准施策、按需学习,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着百姓转”,当好党史学习教育“上菜员”。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军屯乡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专班,邀请各行业部门、村居中理论强素养高的党员群众,组建48支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队,按照农村党员干部、学校师生、企业职工等不同群体需求,分类设置党的发展历程中的英雄模范人物、重要会议、重大历史节点等10项学习内容,切实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APP,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百姓点单——分中心派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员接单——学员评单”的服务模式,发动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员下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农村党史学习教育不同群体中做到“接单上菜”,充分赋予农村党员群众“学习权”。

创新形式、注重传承,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打卡地”。合理配置现有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地方文艺队伍作用,提高党史学习教育多样性和实效性。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有力结合,邀请学校沙画老师和民间书法爱好者等文化艺人走进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面向当地党员群众展示沙画“南湖红船、人民英雄纪念碑、党旗”,书法“行书、隶书、楷书”等字体写下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船精神”等作品创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入人心,在寓教于乐中学知识、受教育、感党恩。同时在学校选拔优秀中小学生100名组成“小红军”宣讲团,充分发挥小朋友的聪明才智,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的讲稿创作到上台宣讲全过程,讲好100个党史故事,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以实为本、突出服务,让党史学习教育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试金石”。将志愿服务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力抓手,发动机关组织办、农业办、民政办、司法所、退役军人服务站等行业部门,成立12支机关志愿服务队,根据职能分工,划分服务对象,发布服务项目,筹备活动物资,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围绕环境整治、关爱帮扶、文化下乡、矛盾化解、基础设施提升等内容列出8项“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清单,深入群众,针对性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7期,解决群众诉求600余件,满意度97%以上,将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同时动员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队成员深入农村老党员、抗战老兵家中送“学”上门,手把手演示“党史学习教育云课程”的注册、登录、观看等操作流程,“线上+线下”多维度推进“五讲六进·百姓宣讲”志愿服务活动649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通讯员 杨伟 边皓 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