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武旭
本报通讯员 谢春玲 苗雪梅
“各位老铁,咱们的产品都是选用的上好枣木,我们村有300多年的木匠历史,手艺绝对没得说……”每到傍晚时分,太白湖新区石桥镇苏庄村的苏士静就在“快手”平台上开始直播,在他的工作室里,茶海、根雕、手把件等作品把空间堆得满满当当。“以前我是单兵作战,现在村里帮我成立了木工合作社,党建+合作社,带着村里30多人一块干。”苏士静说,自从有了合作社,以前不能接的大批量单子现在也能完成,自己是越干越有劲头。在苏庄村,以“党建+”为特色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正焕发出巨大活力:“党建+土建木工队”,党支部建在打工队伍,党员带头出门务工致富,让单打独斗的小团体成了有资质承接大项目的专业团队,让苏庄“木工队”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队”;“党建+股份经济合作社”,留守在村里的妇女们种起大棚,也成为家庭增收致富的一支新军。
苏庄村的故事是石桥镇创新基层党建思路、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石桥镇紧抓“党建”主心骨,以“党建”全面统领镇域建设,基层村居,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落到实处,党员找回荣誉感、责任心,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的作用,管住“钱袋子”,解决“千家事”,以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把党员的形象、支部的威信立到群众心坎上。在城市社区,建立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小区、网格红帆驿站等组成的服务阵地体系,形成覆盖面广、惠及者众的全域党建服务圈,有力提升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在济东新村社区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在12个居民小区打造了“红帆驿站”。济东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体建筑两层,共计1248平方米,太白湖新区党工委组织部、石桥镇党委精心设计打造了社区党校、儒学讲堂、党员教育室、图书室、书画室、文体活动室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功能区块。社区党建工作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活动阵地,提供专业化、智能化、零距离的服务,拉近党群、干群距离,并协助政府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群众自治的目标。
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石桥镇召开党委专题会议,贯彻落实省、市、区(党工)委部署要求,领会党史学习核心要义,及时召开全镇动员大会,对全镇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镇党委领导小组和以各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支部学习小组,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好组织保障。集中开展学习,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不放松,组织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2期,开展集中学习6次;结合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活动,组织科级包保干部深入包保村庄,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线上线下结合,丰富教育形式,结合每月每村放一场电影活动,在各村文化广场轮流播放爱国主义、红色经典题材电影;遍访农村老党员、老干部,组织3支镇文化演出队编排红色题材特色节目;在政府公众号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每日推送党史学习内容,及时进行动态更新。
把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的始终,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治理水平、转变为民作风等方面,认真梳理问题,开展专项行动,重点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推进一批民生项目,确保让群众看得见、用得着。开展疫情常态化防控,镇村合力推进群众新冠疫情接种工作,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推动济东社区十二条道路翻建、亮化工程尽快完成,方便群众出行;兴建农田水利项目和维修排灌站疏浚工程,确保汛期之前全部完工;为辖区居民统一集中投保的 “一元守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助保险项目已正式生效。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对通过政务热线、民意“5”来听等征集到的民需问题,归纳整理后,以任务形式分解到各管区,形成管区牵头负责,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动工作格局。
下一步,石桥镇将紧扣党史学习教育阶段要求和部署安排,确保“规定动作”不缺位、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有实效,严把学习标准和质量,切实担负起党史学习教育主体责任,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