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7

锐意进取蹚出发展新路 聚焦民生绘就幸福画卷 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济宁日报·东方圣城网 2021年07月01日

本报记者 汤伟 通讯员 陈吉玲 齐秀娟

鲲鹏展翅凌万里,策马扬鞭自奋蹄!黄屯街道聚焦“云创小镇·幸福黄屯”建设目标,全力建设“经济实力更强、发展环境更优、城乡面貌更美、幸福指数更高、文化氛围更浓”的蓼河新城中心城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获得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进乡镇”“全国幸福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山东省森林乡镇”“山东省卫生乡镇”“山东省文明社区”“山东省文明单位”“济宁市综合实力强乡镇”等荣誉称号。

初夏时节,走进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看到的是金色嘉苑社区高楼林立,繁华的府西路顾客熙熙攘攘,园区现代化企业厂房整齐划一,车辆排队装卸井然有序,道路、社区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整个街道一派繁荣景象。黄屯人昂首阔步,开拓进取,抢抓机遇,一幅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干实事、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的绚丽画卷徐徐铺展。

城乡融合 设施“换装”

黄屯街道地处济宁、兖州、邹城三区市的“金三角”黄金地带,位于济宁都市区融合发展的中心区域。近年来,黄屯街道抢抓省政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程的重要机遇,通过十年的努力,实现了街道全部村庄集中居住,打造了全省唯一“街村合一”的大型社区。

加大基础投入,城市品质迅速提升。黄屯街道精心做好规划设计,以驻地为中心,完成了“六横八纵”城镇道路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提升。黄屯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抢抓高新区蓼河新城建设机遇,科学制定了云创小镇发展规划,全面实施驻地提升工程,共铺设污水管网3.6公里、雨水管网和弱电线路2万米,新铺大理石地板1.2万平方米,新建步行道2.1万平方米,新建口袋绿地公园9处,将街道建成区与AAA级蓼河水利风景区融为一体,被评为全省首批城市品质提升试点片区。

便利群众生活,社区环境切实改善。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的城乡环境水平,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黄屯街道大力整治社区环境,补植各类乔灌木3700余棵(株),修复雨水管道2100余米,维修和更换健身器械22件,在文明城市创建模拟测评中多次名列全市“其他街道”序列前茅。在综合基础设施方面,在高新区率先实现了街道供暖入户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天然气入户率达到100%以上。同时高质量完成了总面积54700平方米的建筑节能改造工程。

聚力产业 赋能经济

经济要发展,产业作支撑,行走在黄屯街道,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奋进热潮。数字无言,彰显巨变。五年来,街道安全装备产业园区的28个“双百”产业项目均实现了常态化生产;实行小微园区改造,盘活闲置用地200余亩,成功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新增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项目7个。

强链补链壮链,产业集群不断升级。黄屯街道积极做好产业集群发展、企业培育、科技平台建设,打造好“四大产业集群”,鲁抗产业园、天虹纺织差别化纤维项目、融都装配式建筑等16个省市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黄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勇告诉笔者:“街道持续深化产业赋能,扎实做好‘优’和‘扩’两篇文章,继续坚持高端引领扩增量,全力建设以鲁抗医药、鲁华龙心为引领的医养健康产业集群,以胜代、锐博、为引领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以浩珂、顶峰为引领的安全装备产业集群,以天虹、莱尼为引领的特色产业集群,加速推进产业集群高端化、技术改造现代化进程。”

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持续优化。黄屯街道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机遇,推进土地流转,提高规模化经营程度,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发展蔬菜、葡萄、地瓜苗、金银花培育等高附加值产业,其中成立济宁高新区恒利苗木种植合作社、济宁海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济宁高新区耕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3家。以锦绣、华强两大农业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联合山东农科院,进行小麦、大豆良种繁育,辐射带动周边耕地25000余亩,年繁育大豆良种6250吨、小麦良种15000吨,总产值达8700余万元,其中锦绣合作社获得“省级示范组织”荣誉。兴隆机械与丹麦公司合作智能食品加工项目落地,一次性引进外资1.2亿元,将农产品链条进一步延伸。

富民增收 增进福祉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好坏由群众评判。傍晚的金色嘉苑社区,居民们在干净漂亮的社区里休闲娱乐,幸福的表情荡漾在每一个居民的脸上。2020年,在高新区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中连续取得了月度和半年、全年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区群众满意度单项奖,这正是对黄屯街道各项工作最好的肯定。

抓住历史机遇,发展红利全民共享。黄屯街道依托金色嘉苑社区土地增减挂钩置换的大量土地资源和农民社区集中居住的有利机遇,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土地流转2.8万多亩,探索发展集中连片、规模高效的新兴产业经营模式。通过规模种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种粮大户收入实现倍增,农民通过土地流转从田间劳作中解放出来,有的入园变身成工人上班,有的开店成为老板挣钱,另外还有大部分从事淘宝、直播、地摊等新个体经济,实现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拿出惠民实招,社会保障不断强化。为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黄屯街道积极推进居民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工作,尤其是加强对238人特殊缴费人群的参保服务,在高新区率先完成电子医保凭证激活工作。为响应国家探索新型居家养老的号召,黄屯新村社区试点建设幸福食堂,为社区内25名老人提供了优质便利的饮食服务,让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街道派出所推行“有警出警,无警巡逻”的动态出警模式,把“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的举措常态化,广泛动员警务助理、治安志愿者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大大提高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

加大文卫投入,社会事业全面开花。黄屯街道高标准建成蓼河外国语学校,依托孔子国际学校先进教学模式进行管理,蓼河外国语学校已经成为高新区公办教育新名片。街道所辖高新区第二中学,2020年中考再次取得优异成绩,77人过500分,人数再创新高,列济宁市农村初中学校第4名。为解决幼儿入托难、费用高问题,黄屯街道新增普惠性幼儿园2家,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普惠托育机构建设,辖区内济宁高新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是目前全市唯一一家省级普惠托育机构示范点。黄屯卫生院依托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先进医疗救治资源,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质量,荣获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荣誉。为了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黄屯街道先后举办《我和我的家乡》等大型文艺晚会4次,惠民演出和爱国主义电影展播50余次,举办广场舞比赛2次,举办科技周展演1次,道德宣讲活动4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6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增藏书5000余册,举办中小学生读书活动4期,舞蹈培训6期,书法艺术展2期,让高雅的文化不断滋润着黄屯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加快发展时不我待,勇争一流唯有实干!今日的黄屯,正处在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阶段,黄屯党员干部推进快速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坚定!黄屯街道将全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以一流业绩、一流作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