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崛起的 邹城市东城区

泰山玻纤邹城公司高标准生产车间

邹鲁融媒主播向青少年开展党史宣讲

2021纪念孟母孟子大典

“四好农村路” 铺就邹城乡村 振兴快车道

京东云数字经济产业园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机器人战略新兴产业强势崛起
本报通讯员 盛超
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迈出坚实步伐;孟子湖新区加速城区“北客厅”布局,精致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成为山东省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乡村振兴稳扎稳打;被评为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儒风邹城在守正创新中打开文化“两创”新局面;民生实事普惠民生,共建共享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迅速提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邹城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安全发展为前提,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速启航,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攻坚突破,加速工业提档升级
“工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要以工业大发展推动经济大提速,以产业大提升实现邹城大跨越。”近期,邹城市召开综合考核总结表彰暨工业发展大会,会上对卓越功勋企业家、年度优秀企业家进行了隆重表彰,大力倡树大抓工业、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在全市迅速掀起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热潮。
聚力突破大产业培育。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制定《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做强“3+3”细分产业,坚持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目前,邹城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达到47家。
聚力突破大企业发展。实施“510”企业培育工程,荣信集团、泰山玻纤、太阳宏河纸业等一批行业龙头、产业领军企业,新上了新型材料、超细电子纱、资源环利用等项目,其中荣信集团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山东省工业企业100强。同时,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87家企业纳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
聚力突破大招商引资。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50强,大力开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今年以来,全市完成十强产业到位内资25.7亿,签约亿元以上十强产业项目1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新开工十强产业项目6个,形成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招商引资良好工作格局。
精致建设,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老城区儒风雅韵,新城区活力勃发。邹城围绕建设百万人口规模、一百平方公里“双百”城市目标,坚持以高水平规划为引领,大力实施四项工程,彰显三大特色,开展四个创建,打造产城融合、域乡融合、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规划引领建城市。坚持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带动“三区”融合、指导城市建设。老城做“新”,东城做“精”,孟子湖新区和高铁新区做“靓”。目前,全市中心城区面积近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3.1%。
实施四大城建工程。实施路网提升工程,打造便捷畅通的城区“七纵七横”交通体系。实施片区开发工程,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实施基础配套工程,推进城市绿地、公交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构建“15分钟生活圈”。实施地标打造工程,推进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高铁站等地标建设。
彰显城市特色魅力。做好水系文章,形成“城依水、水抱城、水城一体”空间格局,彰显生态特色。加强传承弘扬,做好“两孟”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加快孟子研究院建设,彰显文化特色。建设智慧城市,以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为抓手,加速京东云、颐高数字经济产业园综合配套,彰显现代特色。
创建城市品牌。在先后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健康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区域竞争力。
城乡融合,开创“三农”工作新格局
邹城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山东省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全新格局。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紧紧抓住山东省首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机遇,发展“按揭农业”,壮大小微产业园,推动小城镇提质升级,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小城镇基础配套、产业集聚和农民就业步伐。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建省级农高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食用菌全产业链省级,力争年内集聚相关企业28家,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社50家、示范场18家。围绕草莓、马铃薯、樱桃等特色产业,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打通农业+电商销售渠道,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守住防止返贫和新致贫底线,加强扶贫资产监管,扭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放松,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力。把改革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大动力,“三农”领域争取27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重点围绕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财税金融改革做好相关工作,提升农村改革试点成果。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抓好“三农”干部队伍建设,跟进抓好新任村干部履职尽责。实施农村“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完善“邹全”法律服务团,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孟子学堂,开展“百千万”文明实践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培育良好村风民风。
守正创新,文化“两创”打开新局面
孟子故里,儒风习习。刚刚结束的2021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以“弘扬母教文化 倡树家国情怀”为主题,系列活动亮点纷呈,其中纪念孟母孟子活动更是吸引16家中央、省、市级权威媒体平台同步上线直播,孟子思想、母教文化再次成为高频热点。
邹城以文化建设示范区为载体,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以文化研究传承历史文脉,以文化经济融合做强文化产业,以道德建设弘扬中华美德,被评为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全省首批全城旅游示范区、全省文化消费示范市。
打响传统文化品牌。按照“现代精品、未来遗产”的定位,建设孟子研究院,着力打造世界级孟子思想传播研究中心。推出《孟子文献集成》《孟府档案全编》《邹鲁文化丛书》等研究成果。连续十五年举办母亲文化节,持续举办国际青年儒学论坛、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在交流互鉴中擦亮邹城文化品牌。
打响政德廉德教育品牌。将孟子仁政、民本、义利等思想精华融入干部政德教育,形成30余堂精品课程,培训学员8.2万人次。以廉政文化教育中心、廉政文化主题公园为核心,打造国内一流的廉政教育基地。
打响知名旅游目的地品牌。实施两孟历史街区改造、峄山“山城园”一体化、明鲁王陵综合提升等重大项目,打造龙头大景区。做精做优“孟子修学游”“邹东深呼吸”两大旅游品牌,开发研学游线路10条。深入推进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驿站和各类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九山村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辛寺、灰城子等5个村成为省首批景区化村庄,全市4A、3A级景区达到18处。
普惠民生,共建共享幸福新生活
邹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办好民生实事,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双十双百双千”活动,评选“我为群众办实事”十佳服务品牌,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健全民生保障“五大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成立133家村级劳务中介,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劳务中介服务全覆盖。创新实施“虚拟就业”扶贫,实现就业385人、人均年增收1200元。
建设均衡教育体系。实施15项教育重点工程,新增学位近1.7万个。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本科上线4100余人,上线率62.7%,居全省县域领先位次。
打造优质医疗体系。完成15处镇街卫生院改造提升,与树兰医疗集团、济医附院形成常态化合作关系,深入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分级诊疗模式,获评全省医改典型案例。
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完成6家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建成24处社区幸福食堂,养老事业实现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参保规模和档次,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编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始终树牢底线、防线、红线思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坚决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构建“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体系,保障群众更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