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心妈妈”志愿者进学校与留守儿童做泥塑手工。
志愿者送文化进社区,留住乡村记忆,畅想美好生活。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杨伟)“感谢叔叔阿姨们对我和弟弟的关爱,对我们的帮助。”5月30日,汶上县军屯乡北留村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孩王佳欣,腼腆地对军屯乡民政办走访困境儿童的刘圣增和孙淑梅表示感谢,真挚的言语间透露着一颗感恩的心。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做到“学党史,解民忧,办实事”,进一步关心和爱护困境儿童的成长,深入细致了解其生活所需,帮助解决其生活学习的实际难题,让困境儿童家庭切身感受到民政办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军屯乡民政办全体成员深入辖区困境儿童家庭,开展“学党史、履初心,用爱守护困境儿童”走访慰问活动。3月20日刘圣增和孙淑梅在北留村走访时,了解到脱贫户王宣喜和妻子两人均为多重一级残疾,两个孩子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待遇,他们第一时间为其整理材料,当月便为两个孩子落实了每人每月1400元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待遇。
化解百姓“烦心事”,争做百姓贴心人儿。这是军屯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场景。
军屯乡在组织各党支部、党员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坚持边学边干、以学促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实践活动贯穿于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
据悉,通过开展党史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该乡帮企业办理手续、帮村民修电路修水管、帮种粮大户预防监测小麦条锈病、信访问题处理、化解矛盾纠纷、帮贫助困解决生活困难等为群众办理民生实事120多件,其中走访困难群众、低保家庭、特困人员、残疾家庭、困难儿童620余户,社会救助工作有以前群众来申请变为主动发现机制,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共新办理农村低保6户8人,乡临时救助4户发放救助金1.15万元,县级临时救助10户23人,特困救助2户2人,邀请县残联、县二院专家对重度卧床残疾人入户办理残疾证15人……一件件事关群众的点滴小事,一桩桩事关军屯乡的民生大事,桩桩件件办到了群众的心坎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军屯乡大汶河畔党性教育展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