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防控卡点督导工作开展情况

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议

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使命
本报通讯员 周广勇
邹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位于该市最东部的城前镇。该镇是一个常住人口近10万人的大镇,也是济宁的“东大门”,距离县城41公里。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该院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统一部署,积极履行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全体医务人员齐心协力,奏响了一曲“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战歌,彰显了第二人民医院的责任与担当。
全力打赢疫情阻击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 该院党支部立即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抽调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组成“党员先锋队”,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对5个交通卡口设点防控。卡点值守人员每天早上7点50分在门诊楼前集合前往各卡口交接班,坚持守护在辖区各交通要道,确保辖区疫情防控“全覆盖、无盲区”。在此基础上,为做好对外地返邹人员随访和体温异常或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医院抽调18名骨干分成4个白天流调小组和2个夜间流调小组,走街串巷开展随访和宣教。指导全镇111个村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消毒消杀和一次性口罩无害回收工作,督促外地来邹人员实施居家隔离观察。按照设立专区集中隔离辖区发热病人的要求,第一时间启动建设发热病人集中隔离病房,每天两遍定时测量体温,并进行心理疏通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为切实保障一线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安全,医院从各方面协调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物资优先配备一线工作人员,社会各界送来的慰问品和防护物资也是第一时间调配给一线。“守护10万人的身体健康,守住济宁的‘东大门’,是我们的责任!”该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高文波由衷地说。
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
该院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全面指导各项工作。加强医院党员队伍建设,赴孟良崮等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积极开展“四看四树”评选、支部书记上党课等主题党日活动。持续解决群众看病难,提升就医满意度。成立了社会工作科,配备10部录音电话、抽调11名业务骨干,负责门诊、住院就诊患者全覆盖回访、数据统计工作,同时在每周一院务会议上通报上周电话回访情况,对于回访结果不满意的样本,由科室负责人认领责任清单,分管院长、科室负责人、当事人下村入户与患者进行沟通直至患者满意。为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建设了公用车棚,方便患者有序停放车辆,为消除儿童来院就诊恐惧感,更好的配合治疗,医院在儿科病区、预防接种留观区购买了滑梯、摇摇车等儿童玩具。同时对门诊楼、病房楼卫生间进行隔断、改造,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严格落实邹城市卫生健康系统就医惠民服务十项措施,大力推广“帮您办”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医服务,开展门诊轮班错时服务,保证24小时人员在岗在位,在门诊大厅设立免费养生茶品饮区,利用LED大屏公示各项收费标准等。
强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同时,该院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扶贫等工作。在公共卫生服务上,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截至7月底老年人查体工作全面超额完成,共查体人数5658人,高血压患者管理4100人、糖尿病管理1426人、残疾人健康管理959人、重性精神病患者共管理304人、早孕建册286人、系统管理284人、产后访视286人、新生儿访视285人,同时与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扶贫紧密衔接开展工作,成效显著。不断推动科室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在卫健局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先后成立血液透析科、影像中心、无痛中心等科室,配备大型先进医疗设备及专业技术人才,为创建二级医院打下坚实基础。借助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平台,与邹城市人民医院“六大中心”完成对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医院文化建设方面严格遵循整齐化、统一化、标准化,先后对门诊楼、病房楼科室牌、上墙制度、健康宣传牌匾等进行统一更新,在门诊大厅、病房楼大厅设立院训、院风形象墙、优质服务标兵公示栏等,大大提升了医院形象。该院积极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经过全院上下共同努力,业务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医院发展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