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济宁一中高三学生正式开学复课,戴着口罩的学生们根据标示线提示排队,依次进行手部消毒和检测体温后有序进入校园。当日,全市高中段毕业班正式开学复课。

▶ 自6月14日起,济宁市针对企业反映复工用工需求增加的问题,开展“人才夜市”招聘活动,满足企业招聘和劳动者求职需求。图为6月19日晚,济宁市任城区举办的任创汇人才夜市招聘会现场,当晚共有56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100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3月29日,曲阜三孔景区迎来首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三孔景区正式恢复开放。

▶6月23日,济宁东部电网改造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该工程接入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671个,14200余户贫困户受益。
本报记者 武旭
济宁市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抓好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工作的十条措施的通知》,组织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划分提报落实措施,细化实化形成落实省“三保”十条措施实施方案。全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积极拓展“地摊经济”“夜经济”等消费新模式,把被抑制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同时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千方百计扩大全市有效需求。上半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9.9亿元,居全省第7位,降幅较5月收窄1.1个百分点;1—5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7.1亿元、居全省第4位,初步呈现出逆势上扬态势;全市各项贷款余额4493.98亿元、比年初增加413.09亿元、增长10%。
“百日攻坚”吹响发展号角 百业复苏迈向“美好生活”
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发出了全面攻坚的动员令,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济宁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大干一百天、冲刺上半年,向着全年任务目标发起总攻,吹响百业兴旺发展的号角。
建筑车辆往来穿梭、建筑工人正在紧张施工,3月份的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已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在总投资额14.3亿元的山东衡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施工现场,企业负责人张千告诉记者,得益于园区管委会的服务支持,疫情对项目建设的影响被降到最小,自复工以来,项目正按照施工节点快速推进:“园区给我派驻了驻企干部,和我们一起驻扎在项目建设现场,帮助我们解难题、找思路,我们有信心让项目如期投产,也对政府的惠企服务很满意。”
同样感到满意的还有来自胡集镇赵家庄的陈大姐。“我很满意,一个月的工资能在4000元以上,有五险一金,还能在家门口上班,这放在以前真是不敢想。”她刚刚与衡兴新材料签订了用工意向。她告诉记者,得益于园区的快速发展,周边很多农户都来到园区企业上班,自家耕地以土地流转的形式获得租金,工资加上土地的租金,家庭收入比之前务农翻了几番。“这里的工资不错,活还不累,我回去跟儿媳妇说一声,让她也来试试。”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6月份,正是鱼台生态龙虾上市的时节。在鱼台县裕米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1200亩养殖基地内,龙虾住进“稻藕虾生态养殖小区”,实现“外封闭、内循环”的尾水“零排放”生态养殖模式,形成一个具有强大自持能力的微生态系统。“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龙虾价格出现下滑,给企业经营照成了一定的压力。”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百日攻坚”的号召下,当地政府积极协调企业扩大销售渠道、解决经营难题。经过多方拓展,公司与多家大型餐饮集团建立了订单生产的模式,基地内出产的生态龙虾通过冷链运输直接供应饭店的餐桌,实现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直通模式:“通过冷链运输,我们与市场端直接对接,保证了产品的价格,也保持了发展的信心。”
夜幕尚未降临,夜市已经开场。烤串、啤酒、章鱼烧,还有充满儿时记忆的熟梨糕……走进金乡县真武庙广场,整齐划一却又各具特色的摊位一字排开,摊主们忙着招呼客人,现场熙熙攘攘,一片热闹的景象。“规范摆摊对大家都好,环境好了,大家都愿意来,我们的生意才能更好。”在一处卖冷串的摊位前,摊主张艳娇正,忙着招呼食客:“这的摊位全都进行了规范,大家做生意也守秩序,整个环境好起来了,来的人也更多了,感觉比往年还要热闹。”金乡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副书记赵辉介绍说,执法局按照“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许可一批”的总体思路,创新设立便民疏导点和便民夜市,加大引导力度,做好执法监督,让城市的夜晚不仅亮起来、商气火起来,更要让经济行为规范起来、促进夜间经济健康发展。
重点项目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民生工程不断推高幸福指数
连日来,由北湖建设集团负责的东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火热景象。为确保棚户区改造项目居民尽快住上回迁房,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忙碌着。截至目前,东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2#地块13栋主楼已基本竣工,景观完成70%。不久后,3100余户住户都将住进新型化的社区。“目前室内外装修已经全部完成,主楼基本竣工,景观完成70%。”北湖建设集团驻地代表高彪介绍,13栋楼的电梯已全部安装完成,工人正在对绿化、围墙和道路进行施工。走进该工程住宅1号楼1单元,走廊过道等都为大理石地面,不锈钢楼梯扶手也显得亮堂整洁,一间三室一厅的房子内,卫生间与厨房都贴上了瓷砖,房子南北通透、采光良好。“我们一家三代原来就挤在6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住了近30年,冬天透寒,夏天漏雨。幸亏政府把我们这个片区改造了,能搬进楼房圆了我们全家人的梦。”东赵村村民赵先生激动地说,自从项目启动建设以来,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过来看看进展。
即将乔迁新居的还有黄河滩区的群众。目前,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的266栋居民楼已全部封顶,11月底前将全面完成整体工程,让6340户、18723名居民如期迁入新居。
今年以来,我市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关键举措,开展重点项目攻坚行动,掀起项目建设热潮。政府部门当好项目建设的服务员和保障员,着力推动项目快建设、早达效,同时充分整合项目上下游的产业价值链,努力实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集群式发展。集中抓好313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对25个重大工程、67个重大产业项目实施百日攻坚,以产业层次高、带动力强的项目,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周边游提升游客体验 “惠民卡”激活内生动能
9月6日上午,儿童公园又热闹了起来。公园的正西门,入园须知、健康通行码下载流程等提示牌摆放整齐。家长们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带着孩子有序排队入园。“气温回升了,在家憋的时间也挺长,趁着假期带着孩子出来转转,心情特别放松。前来游玩的市民于莹告诉记者,之前孩子多次吵着要来儿童公园,但因为没有开园未能如愿:“今天终于让孩子达成了愿望,园区管理很负责,各项防疫措施执行的很到位,我们也很放心。”
文旅市场是经济活跃度的风向标之一。自4月份起,我市根据境内景区不同情况分批分类组织复工,逐步激活文旅市场。“五一”假期期间,我市根据市场特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充分开展短途游、周边游,深挖本土文旅市场潜力、寻找内生动能。
作为距离济宁城区文旅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太白湖新区在假期期间成功举办第九届放鱼节暨“济宁礼飨”第三届优质农产品展销会、首届太白湖大唐牡丹花会、太白湖景区南北码头通航线路和自驾游船体验项目、休闲亲水游、休闲垂钓游,济宁规划展示馆“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研学游、五彩万象城民俗文化实景演出、济宁体育中心休闲康体游等各类文化旅游活动,丰富了游客假日文化旅游体验,全区累计共接待游客约3万人次。
以惠民旅游卡、惠民旅游直通车为先导,我市盘活周边县区文旅资源,开展“济宁人游济宁”系列活动。济宁孔子文化旅游集团针对济宁旅游惠民卡持卡用户开通了赴各相关景区的旅游惠民直通车,由集团贴补车费,让全市旅游惠民卡持卡用户免费乘车到达各相关景区。
7月26日上午,市民陈大姐一家一早就起床收拾了行装,这天是济宁惠民旅游直通车微山线路开通的日子,手持惠民旅游卡的陈大姐一家成了首班车的受益者:“我们今天的线路是游览微山湖湿地和微山岛的景点,行程安排的很充实。”乘观光车感受微湖深呼吸、坐小竹筏赏荷花、采莲蓬……一天下来,让陈大姐收获满满:“要是自己来玩这些些项目得花个几百,如今一张惠民旅游卡都包含了,我得带着孩子多出来转转。”
■本版图片摄影 杨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