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

金乡县鱼山街道: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的“鱼山智慧” 本报通讯员 李勇 马新超 2020年09月15日

崔口村整体风貌提升

▲国际蒜都中心

后备干部接受红色教育

崔口党群服务中心

▼民俗文化村——张翟村

金乡是中国大蒜之乡,享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美誉。鱼山街道位于金乡县城西部,毗邻全国最大的食品专业园区——济宁食品工业开发区,是世界最大的大蒜流通基地、全国闻名的大蒜生产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大蒜加工及贸易区,真正做到了“收全国,卖世界”。

近年来,鱼山街道依托现有资源和区位优势,将大蒜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蒜都特色小镇为载体,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总要求,打出组合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鱼山智慧”。

风劲帆满海天阔,一幅新时代的鱼山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今年以来,鱼山街道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全力推动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上半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06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1%;省“十强”到位资金完成973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7.39%;向上争取完成1362.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4.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699万元,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5791万元;外贸进出口完成10111万元,同比增长96.5%,完成全年任务的50.56%。

“农”为核心 “蒜”为主导 乡村振兴有“面子”更有“里子”

“蒜”为主导

乡村振兴有“面子”更有“里子”

“吃喝不愁了,富得流油了,住上小楼了……”村民们唱起的顺口溜成了崔口村如今的真实写照。崔口村距离金乡县城西5公里、鱼山街道驻地2公里,全村 376户,人口1160人。谁能想到,这个村曾经穷的叮当响,也是吃了10年国家救济粮的贫困村。

改革开放之初,崔口村党支部团结带领村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全县率先改种大蒜这一经济作物,并依托紧靠S346省道(今S328省道)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大蒜仓储、物流、精深加工等行业。40年来,凭借大蒜产业,崔口村取得了长足发展,村内厂房林立,村庄建设翻天覆地,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家户户住上了二层小楼,被誉为“中国大蒜第一村”。

崔口村只是鱼山街道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鱼山街道紧紧牵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以“农”字为核心,依托“金乡大蒜”特色主导产业,做强做优大蒜产业,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富民增收。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加速建设,走出了一条蒜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金乡县鱼山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作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围绕“三片区一中心”,高标准打造彰显金乡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区,在今年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现场观摩评比中,入选“十佳项目”。

作为鱼山乡村振兴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乡县国际蒜都中心总投资3.6亿元,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集展览展示、信息交流、产品检测、创意研发、创业孵化于一体,是推动金乡大蒜产业实现高端突破的综合性服务中心。

金乡县鱼山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涵盖21个行政村,面积25平方公里,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浓郁的人文底蕴,高标准打造彰显金乡特色、体现新时代风采的乡村振兴“三片区一中心”,即:生态振兴片区、产业振兴片区、美丽宜居片区和集中展示的国际蒜都中心。

生态振兴片区大力实施大沙河生态治理工程,形成北有金水湖、南有金沙湖,大沙河“一带串两珠”的生态观光带。产业振兴片区根据产业集聚类型,分为特色种植、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三大板块,其中特色种植板块包括鱼山街道石店村千亩葡萄和万亩大蒜标准化种植基地,形成三产融合先导区、带农增收引领区。美丽宜居片区结合各村区位条件、产业优势、文化底蕴,打造“城乡融合型”新村——周路口村和“群众自建型”新村——崔口村为代表的美丽宜居片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金乡县鱼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孙凯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再加压力、再鼓干劲,全力冲刺三季度,继续大干下半年,力争产业振兴再出新亮点,生态振兴再上新层次,美丽宜居再上新台阶,为全市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鱼山智慧。”

“居”有颜值 “富”出气质 看,这里百姓富生活美民风淳

“富”出气质

看,这里百姓富生活美民风淳

从村容整洁到基础设施的大幅完善,从乡风文明到百姓幸福感的日渐丰盈……如今,行走在鱼山街道的美丽村庄,一幅幅百姓富生活美民风淳的新时代乡村美好生活画卷徐徐展开。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切实举措。鱼山街道结合棚户区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连片治理等工作,大力实施“精、细、秀、美”工程,实现乡村人居环境升级。今年以来,投入人居环境提升资金达3500余万元,完成镇驻地改造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绿满金乡”三年行动,对全域绿化提档升级,应栽尽栽,见缝插绿。健全网格化监管,加大污染源排查力度,落实好河、湖长制,整治环境突出问题。扎实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暨百日攻坚行动,集中清运垃圾4100余吨,出动人力4500人次,更换垃圾桶230个,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聚焦镇村建设再提标,高标准完善城镇配套功能,提升驻地辐射带动能力,实施鱼山供销社片区改造,打造商业综合体。突破鱼山西南片区,翻修王庄至西李段道路5公里,完成金沙路、崇文大道等主要干道整修;围绕“四好公路”建设要求,全面硬化寻坊-杨洼、王秦-鹿庄、肖庄村-凯盛大道等道路7.3公里。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鱼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累计摸排并整改各类问题840条。对街道343户贫困户脱贫情况开展四轮互查,对108名帮扶干部根据工作实际划分工作等次,重点突破,全面掌握。共完成危房改造54户,其中修缮37户,重建17户,共计补助72.3万元,目前已竣工验收完成入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街道切实提高鱼山敬老院、花园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打造肖庄、桑园等村级互助养老院示范点。同时,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化平安鱼山建设。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确保崔口、石店、李海创成省级法治民主示范村,花园、李双楼创成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继续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少年”等先进典型选树,力争崔口村创成省级文明村。

“旗帜”树起来 “组织”有威望 党建引领蹚出新路子

“组织”有威望

党建引领蹚出新路子

“一名党员一面旗,践行承诺当先锋”。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鱼山街道党工委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摆在最突出位置,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以“联系范围网格化、联系任务岗位化、联系对象明确化、联系方式生活化、联系成效评议化”为原则,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推行“包片联户设岗定责制”,使“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该街道根据农村发展实际和党员队伍现状,在每个村设置政策宣传、文明新风、美丽乡村、平安和谐等 7个基本岗位,基层党员根据自身能力、条件和特长,认领相应工作岗位,村党支部讨论审定后,与定岗党员签订责任书。党员承诺与履职情况通过村内公开栏公布,接受党员群众监督。村党支部每季度对党员在岗发挥作用情况进行评议,年终综合考评,对考评不称职的党员亮黄牌约谈。

各类岗位的设立,为广大党员“敢作为”搭建了舞台。1570名党员有1100人设了岗、定了责,占广大党员的70%,这一活动的开展架起了一座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党员受了教育,让群众得了实惠,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得到加强,成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带好队伍,夯实基础,街道党工委不断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抓好党员发展工作。2020年上半年,街道共新发展党员15名,有效解决党员队伍老龄化、学历低等问题。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结合行政村建制优化工作,对党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整改提升。为老党员发放关爱基金,共发放13.82万元,近700名60岁以上老党员受益。按照“强村帮带”工作要求,在提高党组织服务水平、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上下功夫,推进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以崔口、李双楼等村为重点,创建富有特色、辐射带动性强的党建示范区;完善村级代办服务事项清单,结合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力争打造5个村(社区)为民服务示范点。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中的作用,实施“党支部+”手段,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找准发展路子,探索增收路径。截至今年6月底,街道2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达到3万元以上的有19个村,其中,5万元以上17个,10万元以上7个,50万元以上2个。街道将继续推广“党支部+合作社+N”模式,巩固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成效,力争2020年底,实现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5万元,10万元以上村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全面完成行政村建制优化工作,共撤销36个行政村,新设12个行政村、6个城市社区,减少行政村18个,核减率33.9%。建制优化后,街道共辖29个行政村、6个城市社区。优化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径,开展“红色物业”创建,全面提升张庄社区、花园社区、小楼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深化“三零”镇村和“三无”村居示范创建,引导各村成立乡贤议事会,推动乡村“治理有效”,维护基层稳定。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完善“党员关爱基金”制度,充分调动无职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积极性。总结推广书记项目“村村都有好青年·薪火工程”后备干部选树工作经验,举办第二批好青年培训班,更大力度地启用年轻干部在村任职,从根本上扭转村干部老龄化趋势,不断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下一步,鱼山街道将紧扣县委“145”发展战略,以乡村振兴省级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勇挑重担、再鼓干劲,撸起袖子加油干、创新争优当标杆,为建设美丽幸福富裕新金乡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