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班推进不断发展

项目建设日新月异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社区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胡集中学建设现场
本报通讯员 杜传庆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四通八达,一项项民心工程悄然铺开……在金乡县胡集镇,今昔发展的巨变无不让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群众欢欣鼓舞,一幅精彩绚丽的秀美画卷,正在这里次第展开。
胡集镇位于金乡县最北部,是著名的“中国白皮梨瓜之乡”、济宁市新材料产业园区坐落地,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中心镇”、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镇”、“全国重点镇”,“省级文明镇”。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群众工作先进单位”。
今年以来,胡集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创先争优为抓手,紧紧围绕聚焦产业发展提速、园区创新提升、生态城市提质、乡村振兴提效、民生福祉提标“五大攻坚行动”。“积极践行王杰精神,开拓创新、拼搏实干,持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持续谱写美丽富裕幸福胡集新篇章。”胡集镇党委书记赵磊说。
新材料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
这是一座“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特色小镇,这是一个产、城、人三者融合的发展平台。近年来,胡集镇敢于担当、奋力作为,加快新材料特色小镇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各单体项目顺利推进,通过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的集聚,引领和带动区域经济扩量提质,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新材料小镇是我省第二批特色小镇,规划面积5.36平方公里,按照“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理念,定位为新材料产业园综合配套区,主要建设品质生活和公共服务两大板块,布局商业金融、医疗康养、文化教育、职工公寓、商业街区等重点工程,致力打造国家级以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型特色小镇。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截至目前,小镇新修和改扩建道路9条,15.7公里,新铺雨水、污水管网26.3公里,新增道路绿化面积45.4万平方米。市民公园、胡集派出所、法庭、交警三中队、环济治安检查站、敬老院等一批公建项目也相继投入使用,北城学校及幼儿园已启用,小镇承载力和影响力日益显现。
特色小镇让百姓生活更宜居。近年来,胡集镇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保障群众利益的基础上,金乡县稳步推进新材料小镇旧村改造,先后启动实施了大义小区、前戴楼社区、南郭社区等3个棚户区改造,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高标准建设了大义和谐家园、温馨佳苑、幸福家园、祥和家园等总计35万平方米的农村社区,回迁群众2500余户。同步完善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提高居住小区舒适度和便利化水平,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小镇综合承载能力。
出门有公园,休闲娱乐乐悠悠。在新材料小镇的核心区域建有市民公园,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健身的绿色公共空间。公园整体设计以生态园林为主题、以全民健身为主线、以文化展示为点缀,形成“一轴、二环、三区、多园”的空间布局。曾经的水坑瓦洼地被改造成了湖面湿地,生态效果、观赏效果都很好。40组休闲廊架组成的树廊花园以生命树为灵感进行艺术创作,它的挺拔形象,象征着新材料小镇发展的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今年来,胡集镇牢牢坚持“创新赶超、争先进位”总基调不动摇,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抓招商、扩投资、上项目,强势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截至7月份全镇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15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56万元、利润327万元;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02亿元,同比增长227.35%;外贸进出口总额15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8.18%。
以大招商推动大建设,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胡集镇始终把全镇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整合地方优势资源,组合新的招商队伍,出台更优惠的招商奖励办法,促进招商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同时对全镇现有企业实施重点企业一对一帮扶机制,强化为企业服务意识,重点协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进行技改扩能,力促企业转型升级确保今年经济指标有新的突破。全面推进硅青岛罗森润滑油添加剂项目、合盟装配式构件、斯拜科新材料等项目建设;有序推动危废处置中心配套项目、年产4.2万吨OLED显示材料等洽谈项目尽早落地,“十强”产业到位资金1.6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63.95%,全镇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县前列。
乡村振兴结出累累硕果
胡集是“中国白皮梨瓜之乡”,种植白梨瓜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常年种植1万亩以上,白梨瓜大棚种植主要分布在东风、黄堆两个办事处的灵显庙、王海、黄西、张堂、后史屯等24个行政村,其余各村属分散陆地种植,现已成为胡集镇的主导产业和特色富民产业。
胡集镇重点打造白梨瓜示范片区,现在已经形成以小张庄合作社为核心的品牌和采摘园区;以灵显庙为中心的白梨瓜电商示范园;以后史屯为中心的循环农业示范园,白梨瓜产业发展规模和格局大幅提升。
今年疫情期间,胡集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线下寻找济南、徐州、北京、上海大都市的大型超市,线上利用大数据对接河马生鲜、海尔物流平台等网络销售平台,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联合销售。电商平台今年发展迅猛,灵显庙片区百分之六十左右的瓜通过电商销售;胡集白梨瓜在疫情下,逆势而上,今年价格比往年平均高出8毛钱,电商功不可没。
目前,全镇白梨瓜发展到1.6万亩,今年亩效益在2万至2.8万元左右。老百姓纯收益在1万到1.6万元以上。带动全镇24个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并带动贫困户增收。
农业产业发展迅速,目前,胡集镇按照“依托园区、提质增效,打造品牌、树立龙头”的发展思路,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市场主体,推动农业由“传统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由“农产品供给型”向“休闲观光型”转变。胡集农业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一企(金鹰牧业)、一社(宏文养猪合作社)、三园(白梨瓜产业园、百果园、黑木耳和火龙果产业园)、两带(新105彩色树阵和蔡河生态观光带)、两品牌(白梨瓜、秋葵)”的产业大格局。
人居环境开启“美颜模式”
美丽村居入画来。河道水清了、宅前屋后整洁了、犄角旮旯的垃圾也不见了。一直以来,胡集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坚持不懈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整个环境面貌也有了明显改善,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整治过程中,胡集镇党委政府创新工作举措,实行“街巷片长”制,全镇除整体拆迁的3个行政村外,74个村全部完成“街巷片长”制牌子的悬挂,明确了街巷片长和监督员;各村街巷片长巡查、发现问题整治处理以及监督员监督等工作正常开展。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共建共享长效机制,共建收费、共建共享。“分”出美丽乡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积分奖励试点工作,成立积分评定队伍,建设积分超市,用奖励的方式激励大家投身到人居环境整治中去。
胡集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对农村卫生死角进行“拉网式”彻底清理活动。对105沿线进行绿化提升,铺设草皮,组织各村开展“五清一规范一消杀”专项行动。动用挖掘机110多台次,清理坑塘320处,共计花费100多万元。组织开展了“秀庭院 美家园”美丽庭院擂台赛评选活动,通过评比表彰优秀家庭,以“一户带一片、一片带全村”,在各村掀起了环境整治的新高潮,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另外,今年以来,胡集镇以新老两个驻地建设为中心,优化城市建设板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全面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打造“生态宜居”家园。城镇建设以新老驻地建设为中心,改造提升老驻地,打造新材料小镇建设新高地,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在老驻地高标准完成了沿街商铺立面和105国道道路断面、绿化的改造提升。建设农贸市场,规范经营秩序。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新建了一处农贸市场,目前市场已启用,镇驻地出门头经营、占道经营、“马路市场”已全面杜绝,市场经营管理规范有序。
民生福祉大提标
近年来,胡集镇不断释放经济发展红利,送“民生福祉”厚礼,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群众关切,顺应群众期盼,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兜住民生底线、守住稳定底线,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推进产业扶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胡集镇继续围绕“1+3”工作法,通过“光伏+产业+社会”的扶贫模式,巩固脱贫成果。集中攻坚期间为193户贫困户修缮和重建房屋,为120余户贫困户安装自来水,6个不通自来水的村吃上了放心水。爱心企业结对帮扶209户贫困户,累计发放25万余元帮扶救助款,慈善救助低收入家庭30户,发放救助款2.3万元;爱心企业捐赠价值7万元的衣橱简单家具等生活必需品,贫困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继续深化留守儿童管护、营养午餐、贫困生资助等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胡集中学教学楼、宿舍楼、报告厅建设。按照“镇村一体、优化服务”的宗旨,加快胡集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医疗设施配备和人才队伍引进培训,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巩固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扎实开展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大病救助、灾害救助、慈善救助等工作,落实好民政优抚对象、无生活来源残疾人、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发放政策。深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产业,引导居家养老健康有序发展,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高标准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搞好免费开放服务,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让城乡居民享受到更多元、更便利、更优质的文化体育服务。
往昔已展千重锦,今朝更进百尺竿。勤劳智慧的胡集人民正在继往开来,书写着新的时代画卷。奋进路上,胡集镇将紧紧围绕省、市、县各项工作部署,重整行装再出发,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快速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