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利民 李允 本报通讯员 张侗 孙友贵
像清新的空气无处不在;像明媚的阳光照拂校园;她有力无痕、有情无伤、有感无形;她“和而不同”、“泰而不骄”、“矜而不争”;她是学校的灵魂、性格、精神,也承载着全市人民的嘱托、期望与梦想……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霍小给出的答案,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和谐尚雅。
霍家街小学总校长李玲玲将学校和雅管理凝练为“七大要素”:人——心聚气顺,积极向上;事——抓住重点,立德树人;财——提倡节约,理尽其利;物——发挥功能,物尽其用;时间——珍惜时间,提高效能;环境——景色优美,和谐民主;信息——及时准确,科学决策。七大要素,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相得益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承霍小之传统,又具时代之特色,更触师生之灵魂,是一种高超的教育智慧,更是一种深湛的教育文化。
作为学校的核心理念,和雅文化已成为师生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和雅的美丽之光,正照彻校园每个角落,惠及霍小每位师生,引领学校走向更高更强。
和雅,让制度升华为文化
李校长积三十载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经过深思熟虑提炼出“和雅”文化理念,使学校管理,目标精准,过程精细,效益精致,结果精彩。她认为,学校实现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办学方式,必须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如今霍小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制度保证了管理者有章可循。教师当家做主,学生自主管理,家长献计献策,社会民主监督,不仅规范了办学行为,而且促进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稳健提升。
李玲玲说,在霍小无论是谁,包括作为校长的我,都不能超越制度,只能倾尽全力精细化实施。
制度需要与时俱进,但有些基础性制度则需常态化践行。学校的“一箱一栏两会”制度几十年如一日,执行至今,实现着制度与学校共发展,与教师共成长的愿景。一箱即校务公开意见箱,一栏即校务公开栏,两会即教职工大会和校情发布会。学校逐步推行校务公开网络化,自觉接受教师、家长、社会监督,实施阳光管理。
在制度精细化实施过程中,霍小倡导一切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精细化。制度的细化、敦促、管理,深入到位,精心、精细、精雅、精致。
制度建设给管理者提供了工作准绳,也成为学校规范发展的基础,李玲玲对此却有着理性的清醒。她告诉记者:在管理工作中 ,光讲“理面”,不讲“情面”,也不太行,很容易把“七要素”落实不到位,谁心中憋着怨气、扭着疙瘩,都难以真心真诚对待工作,会让人变得“油腻”起来。鉴于此,霍小在制度建设中,给教师们找到“出口”:精严相融,人文并举。在制度面前,领导和教师平等,更讲以心换心、将心比心,以情化人,凝聚人心。
陶行知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采访过程中,李玲玲数次谈“真”,她说:校长必须“真”。真,是校长人格魅力的核心,校长的人文情怀和教育情怀也来自真诚执行制度,真心对待教师,真爱奉献学生。
制度的学习与执行,已是霍小教师的工作常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已被霍小全体员工固化为习惯,成为一种行为自觉,也成为一种以“和雅”为底色的风景独具的制度文化。
做为一位女性校长,李玲玲既有一颗温婉之心,更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规范遵守就表扬,发现模范执行就点赞。表扬易产生积极性,点赞易产生内驱力。赞美的力量,其实就是和雅的力量。
学校各项制度,经过“和”而“雅”之,经过“文”而“化”之,在霍小各个校区,既产生着约束力,又产生着感召力、凝聚力,同时,也升华为教师的成长力、学生的创造力、学校的发展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力量的源泉,既是校长的人格魅力,也是学校的精神气质,是霍小人奉献的大爱。
和雅,让管理精粹成模板
济宁霍家街小学已是一校六区,有近200多位在职在编教师和4000余名在校学生,犹如一个巨大的航母群,目标明确、大而有章、繁而有序、配合缜密、驰骋在无垠的海疆。
让人惊奇的是,赫赫有名且师生众多的霍小集团,却只靠着一套班子。这么大的队伍如何带?如此多的师生怎么管?李校长笑言:“《道德经》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治大校,亦然。都是一个道,都有其规律。这个道,即和雅。这个规律,即和雅管理战略之下的方式方法。”
李校长依据校情,提出战略性管理的理念,强调“统调”,做到“三结合”:整体(面)与分区(点)管理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管理相结合;层级与扁平化管理相结合。建立校长办公会决策——各校区分头执行——年级部(教研组)强力抓好落实的有效管理机制。几个校区统一思想,统一目标和工作要求,统一实施各项管理规定,统一监督考核评价,实现校区之间的统筹调度、均衡发展。
对于总校而言,其管理是整体管理,也是面的管理、横向管理;每个分校区的管理,则是点的管理、纵向管理。对于学科而言,霍小分出大理、大文具体管理,分管大文与大理学科的副校长,统管所有校区的学科教学,即是面的管理、横向管理;而副校长自己分管校区的学科教学和不同年级的教学管理,则是纵向管理。从而形成了一个适合霍小校情的立体管理网络体系,也是学校和谐管理文化的“独特诗篇”与“别样风景”。
李玲玲认为,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唯有学校管理不能跨越式发展,必须一天一天地落实,一天一天地创新,一天一天躬身付出,才能累积成接地气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一级管一级,一级抓一级,点面结合,纵横结合,关注细节,重视过程,更重结果。学校管理的视野横到边,纵到底,不留缝隙;全校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多个校区同奏一曲,同唱一歌,前勤后勤密切合作,共下一盘棋,提高了执行力,提升了管理效能。
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合理,通力合作。三结合的文体管理模式将管理权充分下放,给每个副职、中层领导干部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同时在整体工作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还要深入管理中适时指导,不当甩手掌柜,必要时仍需事必躬亲、躬身力行。各科室各年级各教研组的工作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既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不攀比不推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该校“三结合”立体管理了生动实践,提高了总校与分校间的合作精神与教育效能,培养了一支既懂教学又懂管理的干部队伍。
“霍小管理模式”已成为任城教育的“孵化器”,这几年从霍小走出去到全区各校担任校领导的有多人,都成为学校管理的行家里手。李校长非常自豪地说,现在每个“霍小人”对和雅文化管理高度认同,因为和雅文化管理建立在所有“霍小人”兢兢业业做教育、凝心聚力干事业上。
“蹲级包组”也是霍小管理文化的一大特色。记者几次到学校采访,都看到李玲玲在学校忙碌的身影。她说能安排其他人完成的工作就放手,这不仅是尊重信任,也是能力展示和锤炼的机遇,更是向师生传递积极的信号,教育教学都应该是蹲得住才能完成的“活儿”。
一幅生动丰富的管理图景,展现出的是学校发展的活力。校总部每周召开校务会,各校区向校长汇报,学校各方面工作尽收眼底,校长及时准确把握、调整各方面工作。校长统调,不当甩手掌柜,重大问题校务会制定工作方案,校长一问到底,追踪到位。和雅管理带来的是尊重和信任,有些工作,校长直接安排主任、教师,减少了管理层次,节约了成本,更是高效管理模式的落地。因为有了和雅文化,学校管理的难题,在霍小便应刃而解、渐渐盘活了。
记者发现,在霍小的各个校区,虽然有“和雅管理文化”统领,但没有两所相同的校区。“和雅文化”倡导“和”而“不同”,每个校区根据自然人文环境、师生文化背景、建筑风格等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展现着霍小人管理的智慧,让“和雅”管理接地气落实处。
和雅霍小,已成为济宁教育管理的样板与教科书。
和雅,让教师优秀为专家
和雅文化,善莫大焉,受益的首当是老师。在和雅尚雅的文化场中,老师们过着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他们和乐的奉献,优雅的成长。
在和谐文化引领下,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力促教师成长。
师德工程、读书工程,修身正德;名师工程、青蓝工程,笃学育人。
前者育德,后者育才。德才兼备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名师,才是真正的人师。
学校先后培养了6名山东省特级教师、1名齐鲁名师、18名山东省教学能手、3名济宁市杏坛名师、3名济宁市特级教师、3名济宁市学科带头人、27名济宁市教学能手、15名运河名师、61名区教学能手,全国省市区级优质课执教者一百多人。
持续地引领,不断地雕刻,长期地锻造,文化的濡染,使得一批老师百炼成钢,一批批后浪推动前浪 ,优师名师大量涌现。毫无疑问,这样的队伍,当会驰骋杏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成为霍小办出人民满意教育最主要的力量,也成为学校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和雅,让学生茁壮成风景
和雅文化,春风化雨,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们。他们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个个形成了和乐隽雅的气质,也收获着人生最初的成功与幸福。
霍小的和雅文化,让学生管理灿然生色。李玲玲说,最好的管理是自主管理,口号就是:“自主管理我能行”。
认真只能做对,用心才能做好,做最好的自己,让优秀成就卓越,已成霍小班主任工作的信条。
霍小的德育管理在“品正志高、学勤行雅、全面发展、个性飞扬”培养目标引领下,凸显“习惯养成”和“自主教育”两大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用创新思想深化少先队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独有的“青松精神、白兰品格”,人人都达成“自主管理我能行”,个个都能绽放精彩,品尝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幸福。
抓好阵地建设,创设育人环境。少先队的德育活动阵地无处不在,促使了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发展。班班有绿植,班班有特色,增强了和雅校园的文化内涵。
活动即教育,活动即课堂,霍小的活动成为和雅文化的展示平台,精准实施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铸魂工程。
当“全国文明校园”的最美光环闪耀在霍小校园中时,霍小更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争做文明创建领头雁,谱写文明和谐新篇章”。在创建全国文明城过程中,霍小少先队大队组织开展了“我为城市添光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做美德好少年”、“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过一个没有爆竹的欢乐中国年”、“弘扬雷锋精神 践行志愿服务”、“争做文明小公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队员们在活动中增强了城市主人翁责任感,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旗大队”、“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脱颖而出,走出校园走向济宁走向山东走向全国;500余名队员被评为市、区级优秀队员;近千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面对众多的荣誉,李玲玲校长最看重连续两年获得的“任城区十佳满意学校”。她说,人民满意,政府放心,这才是最高荣誉。
霍小的“和雅文化”建设,为义务教育健康全面发展提供着霍小方案,也让这所名校成为济宁市甚至是山东省义务教育的一面鲜艳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