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

一抹“卫士蓝”护航家园安 ——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2020年09月15日

本报记者 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 胡吉超 全顺民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是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却席卷全国大地。

面对疫情,有一群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选择逆行。他们,为社会的平安幸福保驾护航。他们,用责任和担当,奏出了“逆行者”的最美旋律。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戒毒人民警察。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前线,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固防线。

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司法部、省厅、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全面落实“1234”战时疫情防控机制,在疫情防控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交出合格政治答卷。全所警察职工队伍稳定,场所安全稳定,戒治秩序良好,实现“零输入、零感染、零报告”和“三防一安全”目标。

迅速组织动员,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

疫情来势汹汹,战“疫”刻不容缓。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着社会各界面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也无疑成为鉴别干部、考验干部、锤炼干部政治素质、战斗力和执行力的“试金石”。

四个领导班子成员,三个“新人”。2020年1月初领导班子刚重组,济宁市强戒所就迎来了一次“大考”。能不能合格的完成这张试卷,强戒所自上而下都揪着一颗心。1月26日接到上级命令,济宁市强戒所紧急制定了《关于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实行场所封闭式管理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决定对场所实行封闭式管理,全体警察职工中断假期全员返岗工作。1月27日,仅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全所115名警察全部集结到位,进入“14+14+14”封闭备勤执勤模式。

随着疫情的进一步严峻,济宁市强戒所又闻令而动、令出行随,根据司法部、省司法厅的新要求,自2月22日零时起,全面实施战时执勤模式,执行全封闭管理。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细化了战时工作方案,战时指挥部由所党委书记、所长任指挥长,下设4个工作组,分别由其他所领导任副指挥长兼组长,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保障了全所安全。

“从明天开始,全所进入战时模式,实行全封闭管理模式。我们的目标是坚决做到‘两个绝不’,即:绝不发生疫情传入,确保警察职工和戒毒人员身体健康;绝不发生安全管理事故,确保场所持续安全稳定,全力打好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2月21日,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尹林壮在紧急党委扩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给家里简单交代几句,带着换洗的衣服,尹林壮第一个带头进驻戒治隔离区办公。这一住就是42天,等他换防出来的时候,已经是4月4日。所长的带头垂范给全所警察树立了榜样。为期几个月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广大戒毒警察经受住了考验,确保了场所和人员的绝对安全。事实证明,他们这张试卷答得不仅合格,而且完成得很出色。

忠诚履职尽责,战“疫”一线党旗高高飘扬

疫情当前,众志成城;战“疫”一线,党员先行。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战场,动员党员警察把初心体现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实在岗位上。

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广大党员警察及入党积极分子冲锋在前,关键时刻见觉悟、危难关头显身手,以坚定的信念和行动,彰显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政治自觉,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党委委员、副所长王建华,警察黄殿中、张斌、王传国,子女今年都面临高考、中考,孩子学习压力大,他们却无法在家对孩子进行陪伴和安慰,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积极参加封闭执勤,其中最长的连续两个多月没有回家。

三大队大队长曹大海,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把爱埋在心底,父亲年事已高,身体虚弱,年后多次住院他都是托付妻子和弟弟妹妹照顾。在7月份封闭执勤时,父亲因病住进ICU,直到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他才向组织说明情况,匆忙赶到医院,第二天父亲便去世了。料理完父亲的丧事,他又主动请战,按期参加了轮换执勤。

二大队教导员李目清与三大队教导员陈国强,作为大队负责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连续执勤日夜操劳,晕倒在值班室内也不言退。

在科室工作的杨平川做过心脏支架手术,仍主动申请到警力紧张的强戒大队执勤,投身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孙中烈、潘东、陈宜攀、郝猛猛等同志主动请缨,连续奋战,封闭备执勤75天,义无反顾地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表达着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入党积极分子阎泉成,安慰好还有10余天就要分娩的妻子,把妻子送到岳父家中;党员发展对象党伟做通家里工作,推迟婚期,主动请战,他们都成为了这次对抗疫情的排头兵、先锋队、尖刀班的一员,以热血的青春展现着90后戒毒警察的风采。

青年人有觉悟,老同志也有担当。今年即将退休的孙建铭、孙森两名同志在得知全所需要封闭隔离管理而警力紧张的时候,心怀使命、主动请战,积极到所里参加封闭执勤,站好最后一班岗。

巾帼不让须眉。面对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所 14名女警全部充实到应急指挥中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担负起监控中心值班、包保社区疫情防控、封闭场所后勤保障等工作任务。

……

“战疫情、召必回!”这句话,是责任、是忠诚、是决心!在疫情面前,在组织召唤面前,他们都义无反顾,毫不畏惧参加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戒毒警察应有的精神面貌。

扛起责任担当,拧紧防控防疫“安全阀”

从冬装棉袄,到春秋执勤服,再到夏装短袖;

从大雪纷飞,到春暖花又开,再到满池夏荷。

这是戒毒警察疫情期间最真实的写照。

党委委员、副所长王玉从2月20日进所封闭执勤,到4月25日出所,两个多月没有离开岗位一步,以实际行动践初心、担使命。他调侃地说:“我们都是穿着棉袄进来,穿着短袖出去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济宁市强戒所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采取非常之举,拿出战时之策,严防疫情输入、输出和扩散,全力打赢打胜场所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切实强化场所封闭管理,严防疫情输入。把住门,加强场所大门管理。实行战时值勤模式后,把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关键着力点,场所内禁止一切车辆及人员出入。管好人,确保警察和戒毒人员绝对安全。任何人不得进出戒毒管理区,对所内封闭备勤警察严格执行“一人一间”“单间隔离”制度,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对戒毒人员的管理。提前谋划,自1月15日起一律暂停新收戒毒人员。1月26日起暂停亲属会见,暂停各种戒毒人员集中活动。2月21日对130名警察职工、物业服务人员和全体戒毒人员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全呈阴性。3月11日对所内封闭警察职工64人及全体戒毒人员进行了咽拭子和肛拭子检测,结果全为阴性。

切实强化日常检测管理,严防疫情扩散。严格落实人员管控制度。警察、职工、戒毒人员一旦出现发热等相关症状,第一时间隔离,第一时间检测鉴别,第一时间组织救治,同时在半小时内报告省局指挥中心。进一步加强场所卫生安全。戒毒管理区每日定时进行消杀,按规定及时处理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宿舍内定时通风,保持室内卫生。每日配餐加工确保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保证每日开水供应。制定春季传染病预防措施,防范其他传染病输入所内。

切实强化出所戒毒人员衔接,严防疫情输出。做好排查,摸清底数。对即将解除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做到底数清、数字准、情况明。加强协调联系,确保必接必送。2月24日前该所根据戒毒条例第34条,戒毒人员由家属接回。在上级下发疫情期间相关衔接政策后,该所高度重视,严格落实,解除戒毒人员由户籍地司法局接走。解除戒毒人员出所前由疾控卫生部门进行风险评估,严格体检、测温、核酸检测等流程,在确认所有检查项目正常后,与户籍地司法局协调联系,由户籍地司法局派人来所进行衔接工作,确保必接必送。

五项保障举措,稳固强戒场所“大本营”

安全稳定是疫情防控的目的。济宁市强戒所五项举措,着重发力,确保场所持续安全稳定,戒治质量明显提升。

实行精细化管理,切实强化安全管理。先后制定了10余项工作制度,保障全所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运行。于3月16日进行全所安全大排查,进一步确保场所安全稳定,主要内容为值班室警械设施、监控、各类管控物品;各类消杀物品领取发放情况;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情况;大院周界安防设施情况;操作间燃气使用、检测和炊事机械使用、维护保养情况。并对检查出的问题列出台账,逐一销号整改,确保了防疫期间场所的绝对安全。

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切实加强教育矫治。在以部局颁发的精品课内容和省局发布的心理疏导课程的基础上,各大队将戒毒人员关心关注的疫情防控形势发展、最新法律法规、就业技能培训等外部优秀资源充实到资源库中。开展“家书报平安”活动,组织戒毒人员定期给亲人写家书,汇报思想、交流感情,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戒治的决心。

多措并举抓好疫情防控时期的从优待警工作。加强对隔离、封闭执勤警察的关心关爱,强化战时保障,用好用实政策,协调解决好防护用品、生活物资等供应问题,最大限度地做好执勤保障工作。深入挖掘,大力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营造了浓厚的防疫宣传工作氛围。建立嘉奖、晋升等激励机制,先后6次向上级机关推荐表彰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和个人,增强了警察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创新工作模式,提升戒毒人员基本人权和健康权利的保障水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预防严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严格健康查体和培训制度,勤务中队人员均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并经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上岗,坚持落实留样制度。坚持戒毒人员每两小时测温一次,每天测温八次。每天组织专人对场所室内、室外进行紫外线、84消毒液、酒精消杀,保证场所无感染。该所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春季传染病等为主题,组织讲座20余次。

加强作风建设,强化警务督察。不断加大督察工作力度,强化督察措施,通过跟踪督察、录像回放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全天候督察。开展警务督察52次,印发警务督察通报49期。坚持把警务督察与落实纪委监督职责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岗位职责权限排查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特别是对所内生产经营、新建办大额采购、大型项目招投标等易发生廉政风险的工作,所纪委全部派人参加,切实做到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强化了监督预防作用。

深入宣传发动,筑牢防毒拒毒“思想线”

毒品是人类的公敌,世界的公害,染上毒瘾,轻者家破人亡,重则祸国殃民。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以社会责任为担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毒品预防教育。

为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防毒、拒毒的自我保护能力,齐鲁大讲坛——济宁分坛于6月20日举办了禁毒知识讲座。8月5日,与济宁邮政公司联合开展抖音直播和淘宝直播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察张晨、医生闫文娟分别以《抑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毒品的危害有多大?医生告诉你》进行了毒品预防宣传。

通过直播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对于济宁市戒毒所的警察来说还是首次。在直播过程中,警察通过PPT深入浅出的为大家讲解禁毒相关法律法规、毒品的危害以及毒品防范等相关知识,告诫大家要切实提高警惕,切实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筑牢防毒拒毒思想防线,免遭毒魔侵袭打下坚实基础。此次禁毒知识讲座信息量大,震撼人心,覆盖面广,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禁毒教育,受到了好评。截止到目前,共有2万余人线上观看,3000多人点赞,显示了新平台的强大的宣传效果。

根据中共济宁市委关于选派干部担任“民情书记”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和“双帮双促”活动的相关要求,结合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安排,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全面启动民意“5”来听行动,于6月26日开展了“民情书记”进草桥口社区活动,将“双帮双促”与“健康人生、无毒家园”禁毒宣传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通过入户走访,与小区居民面对面交流,听取民意心声,详细了解居民的生活。从小区物业管理、治安情况,到柴米油盐、儿童入托入学、医疗就医和生活康养,事无巨细都一一细致询问。并向他们详细介绍讲解了禁毒法律法规、毒品知识及毒品带给社会和家庭的危害,告诫大家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以民意“5”来听行动为依托,因地制宜在龙城美墅开展了一次禁毒宣传进社区活动。通过发放禁毒宣传资料,观看仿真毒品,向居民宣传毒品的危害,普及禁毒知识,并提醒居民自觉抵制毒品,使广大居民认清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从而谨慎认知并拒绝毒品。此次活动共发放禁毒宣传材料及宣传摇扇1000余份,引导了广大居民提高识毒防毒拒毒意识,为创建“无毒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