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7日,市政协召开推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两手抓”协商建言献策座谈会。

6月23日,市政协组织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项特别视察活动。

7月22日,市政协召开推进经济园区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议政会。
本报记者 火青 通讯员 赵洪嵩
一场场协商座谈、一次次专题调研、一份份建言良策……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场大战大考,市政协认真履职、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为“两手抓”“双胜利”凝聚广泛共识、汇聚强大力量。
快跟进、快行动 凝心聚力抓落实
党委有号召,政协见行动。从全力战疫到复工复产,再到重点工作“百日攻坚”,济宁市委每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市政协都步步跟、齐动员、抓落实。
市委作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部署后,市政协第一时间发出了《关于全市政协积极参加和支持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和“致全市政协委员的一封信”,及时动员组织参战。市政协主席张继民和各位副主席走在前、作表率,沉到县市区一线督导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学;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立足岗位展所长、尽其能,在一线救援、基层防控、建言献策、捐款捐物、提振民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复,市政协围绕市委部署要求,及时发出了《认真开展阶段性重点性问题建言献策工作的通知》,就如何更好解决用工难返岗慢问题、如何更好落实落细帮扶企业政策组合拳等,以“十问”形式引导广大委员履职建言。市委发起重点工作“百日攻坚”动员令后,市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大力推动“十大攻坚行动”的决定》,动员全市政协系统紧跟大局、聚焦大局履职尽责,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市、县政协及专委会、界别委员活动组围绕“六稳”“六保”要求,开展专题调研、小切口深度性调研,及时以调研工作报告、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履职建言,认真做到了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智慧力量就凝聚到哪里。
搭平台、集众智 协商履职献良策
市政协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两手抓”“双胜利”和深化“1+233”工作体系、“十大攻坚行动”,深入开展协商履职,形成了一批有较高价值的建议案、提案、协商调研报告、特别视察报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资政建言成果。今年以来,傅明先书记、林红玉市长对20余项政协履职成果作出批示,就加强民主协商、研究吸纳委员意见建议提出了明确要求。
因时因势协商履职、建言资政是今年工作的一大特点。围绕全力保障开学复课,市政协专门召开推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两手抓”建言献策座谈会,搭建政府部门与政协委员协商平台,汇集梳理9名委员和专家提出的43条意见建议,形成建言专报,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指导工作提出建议良策。围绕“消除疫情影响、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农业界别和农业生产一线的政协委员,采取网络协商、函询意见建议等方式开展“云调研”,在保障“菜篮子”工程、打好“电商富农”组合拳等方面提出前瞻性、可行性的建议,及时呈报市委市政府作决策参考。
在有序实施重点协商工作计划中,注重结合疫情影响,做到统筹兼顾、精准发力。围绕“稳就业”专题调研,深入园区和企业了解援企稳岗、岗位开发、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落实情况;围绕“提升基层卫生机构诊疗水平“加快推进多网融合”对口协商和“加强物业管理服务”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管理水平的角度进行调研破题、提出意见建议,顺应大局之要、形势之需。
持续盯紧重要紧要事项开展协商调研、视察监督、建言献策,取得了很好的助力效果和社会效应。围绕“立足主导产业、强化双招双引,推进经济园区高质量发展”,组织委员赴济宁高新区、邹城工业园、金乡化工园区等园区企业深入调研,召开专题协商议政会、政协常委会协商资政建言,汇集更多的金点子、好主意。6月份市政协集中开展了两个重要的专项特别视察活动,围绕打赢脱贫攻坚“决胜仗”,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专题监督性特别视察委员走访贫困户活动,市县两级政协委员利用一周的时间,集中走访已脱贫继续享受政策的1.4万余户贫困户,对照脱贫标准看实情、摸实底,及时反馈和提出意见建议,为决战收官加油助力。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由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分成7个组,组织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专项特别视察,为打赢创城冲刺战贡献政协力量。
谋创新、建机制 激发热情增动力
为强化委员履职责任担当,市政协着力推动工作创新,健全工作机制,保障履职环境更加优化。
创新知情明政、凝聚共识机制。市“两会”组织全体委员考察视察全市重大工程和民生项目,举行住济全国、省政协委员经济文化建设专题调研视察,增强了委员对全市重大发展成就的共识和信心。深化市政协主席接待委员日制度,开展了主席委员工作协商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委员工作情况和意见建议,更好凝心聚力。市政协文史馆成立揭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人民政协展”加快完善、《济宁人民政协资政建言丛书》编纂工作全面启动,丰富了全市政协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新载体新方式。
创新理论武装、履职促进机制。健全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等,举行党组会、主席会、常委会会议集体学习11次,全市政协始终围绕中心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履职尽责。在全市政协组织开展“学报用报大竞赛、推进政协工作大提升”活动,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用,组织开展政协工作创新案例征集、政协工作知识网络答题竞赛、政协好新闻好文章评选等系列活动,努力推动履职能力提升和政协工作创新发展。
创新基层基础、下沉服务机制。连续三年开展全市政协基层和基础工作提升年活动,推进镇街政协委员联络室“五有三服务”示范创建工作,打造界别委员活动室、社区委员工作站,为延伸联系手臂、保障委员履职搭建平台。组织全市政协委员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委员每月5日、15日和25日,深入基层、企业和界别群众,以集中走访、拉呱说事、座谈交流等方式听民意、解民忧、汇民智,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展现新时代人民政协新作为、新样子。